近20日中17天資金淨流入,合計16.8億元!半導體ETF(512480)大漲3%,第一大重倉股中芯國際飆漲6%

5月30日,“芯片一哥”中芯國際飆漲6%,帶動半導體板塊大漲,國科微20cm漲停,上海貝嶺漲停,板塊內20多隻股票漲幅超5%。受此影響,半導體ETF(512480)盤中大漲3%,截至發稿成交額超12億元,十大重倉股全部上漲。

資金方面,半導體ETF(512480)近5日、近10日均連續獲得資金淨流入,其中,近5日淨流入5.45億元,近10日資金淨流入9.25億元。近20日中有17天資金淨流入,累計16.8億元。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導,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團隊近日研製出了世界首款類腦互補視覺芯片“天眸芯”,相關成果5月30日作為封面文章,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報導稱,“天眸芯”在極低的帶寬和功耗代價下,實現了高速、高精度、高動態範圍的視覺信息採集,能夠高效應對各種極端場景,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晶圓代工領域,近期Counterpoint報告顯示,儘管第一季度營收環比下滑5%,但同比增長12%,中芯國際憑藉6%的市場份額升至第三,華虹集團份額為2%、位列第六。TechInsights預測,未來中國半導體產能將大幅增長。

天風證券認為,2024年半導體週期有望開始複蘇,其中AI有望成為本輪週期核心推力,看好AI硬件增量(雲端算力/終端NPU/存儲容量增加等)及換機帶來的存量(AI手機/AIPC等)的投資機會。年初以來金/銅等金屬價格顯著上漲有望成為半導體行業漲價的一個催化劑,競爭格局較好,CR5集中的領域有望優先漲價,建議關注代工/封測等領域公司的漲價動作,天風證券認為漲價趨勢有望給行業同時提供估值和業績。

東吳證券指出,半導體行業處於曆史較低水平,大基金三期預計帶動半導體產業增長。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週期行業,從全球範圍來看,半導體行業從2022年下半年已經進入了週期性的下行階段,逐漸轉向低景氣週期。當前,半導體(申萬)板塊的市盈率(PE)為114倍(截至2024年5月28日),位於曆史百分位的87%。大基金三期預計將帶動半導體行業增長,伴隨國產替代的持續推進,國內相關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商有望長期收益,建議持續關注半導體行業。

東莞證券表示,芯片行業景氣度上行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建議維持半導體板塊的超配評級。業績修復主要受益於消費電子需求複蘇、AI行業的推動以及國產自主可控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