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年金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2004年,原勞動保障部頒布《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及《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我國企業年金製度正式落地實施。2024年,我國企業年金髮展迎來第20個年頭。

5月31日,華夏基金在京舉辦“年金投資策略暨中國企業年金製度實施20週年論壇”。

會議組織了以“年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思考”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年金受託、託管、賬管、投管以及委託機構代表參與。國壽養老、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華夏基金代表分別就年金受託能力建設、託管服務優化、賬管模式提升、投資策略框架等年金管理經驗和創新探索進行分享,對未來年金髮展路徑進行討論和展望。中遠海運集團作為委託機構代表,分享了公司年金計劃發展曆程和年金在提升員工福祉方面的切實感受。

國壽養老受託管理部總經理李翔婷分享了國壽受託在過去20年工作中做的非常正確的兩件事:一是釐清職責,明確委託人、受託人和投資管理人在年金管理全鏈條中的定位和職責,不越位也不缺位;二是與客戶持續地溝通,瞭解客戶的風險偏好。她表示,如果能夠與客戶在風險偏好上達成一致,其實是幫助客戶跳出現在這種無休止的對標和排名,解決其投資焦慮。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劉彤稱,工商銀行堅持以全程陪伴、全面服務、全新守護的工作理念來提供最好的年金託管服務。全行和各分行都設立了相關科室,真正使業務做得專職、專注、專業。她還強調,託管人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責是投資監督,即整個投資過程中的合規性、合約性,對財產安全起到增信的作用。

談及投資管理人的核心能力,中遠海運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周家斌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投資能力的建設,主要是指對行業研究和投資經營方面的能力;二是資產配置的能力,即能否正確評估資產類別,而不是對行業或者個股的研究;三是在公司層面配置相應資源的能力。

中國農業銀行養老金融中心受託管理部總經理楚立鬆從自身角度出發,談到了目前重要的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自身核心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建設;二是形成“農村包圍城市”差異化的農行業務佈局;三是做好受託和投資端的協同組合;四是實現整體的科技轉型。

華夏基金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總監範義在圓桌論壇中提到,目前的債券收益率處在一個非常低的環境中,在這種情況下,從固收的角度來看,更多的是去構建一個穩定的安全墊。

在圓桌論壇的最後,五位嘉賓對中國年金行業表達了最真摯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願,希望年金行業再接東風,為資本市場做貢獻,為廣大職工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