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老破小”火了 有房掛牌即售出

成都市區一老舊小區。受訪者供圖成都市區一老舊小區。受訪者供圖

5月17日,央行推出樓市“組合拳”(以下簡稱“5·17新政”):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貸利率下限、下調住房公積金利率……

隨著各地陸續落實“5·17新政”,近期,不少熱點城市的“老破小”二手房成交量增大、交易週期縮短。

端午小長假期間,成都房產經紀人尹傑仍帶著購房者奔波在成都二三環路的老小區之間。在他看來,升學季到來後,“老破小”市場還將更火爆。封面房產智庫首席研究員、四川產和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森表示,“老破小”交易量增加反映房產市場的變化,二手房市場仍面臨一些挑戰,需要持續觀察。

多地“老破小”成交增多

6月10日,端午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尹傑仍奔波在帶客看房的路上。“之前受限於政策和房子特性,‘老破小’一般不受市場歡迎,但新政實施後,市場擴大了許多,諮詢和成交量確實比之前多了不少。掛牌一天就售出的情況不在少數。”他說,總價在100萬元到150萬元的“老破小”的諮詢量最大,近期又將遇到升學高峰時段,教育交通條件較好的“老破小”或將受到更多的關注。

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監測,5月成都二手房成交中,總價100萬元以內房源的成交占比仍呈上行趨勢;100萬元-150萬元房源的成交占比小幅增加,處於近一年較高水平,呈現弱複蘇狀態。從面積來看,緊湊的套二(80平方米及以內)、套三(80-100平方米)戶型各佔據約兩成市場份額。

不僅在成都,今年以來,各地相繼落實“5·17新政”,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引爆更大的購買力。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熱點城市的“老破小”二手房成交量顯著增加,成交週期大幅縮短,甚至有不少房源掛牌一天內就完成交易。

杭州“我愛我家”數據顯示,杭州翠苑二區以16套的成交量創下去年以來的單月成交量新高,而去年全年該小區共成交38套,今年截至5月的成交量已達到44套。另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5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71萬套,環比增加5.35%。其中,5月最後5天(5月27日-31日),在上海樓市新政的推動下,僅外環內就成交了826套房齡超過20年、面積70平方米的小戶型,成交量較政策出台前5天增加了5%。

“老破小”為何受青睞?

成都市民李先生位於雙林中橫路的“老破小”將完成交易。之前,這套總面積63平方米、每平方米售價1萬元的房子吸引了很多人諮詢。“價格合適就出手,更鍾意全款結清。”李先生稱。在尹傑看來,“老破小”的交易量增加,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房東不再惜售,市場需求得到了真正的匹配。

此外,“老破小”的價格優勢和配套設施也吸引了部分購房者。“由於這類房源的房齡較長,總價通常較低,吸引了不少預算有限的購房者。同時,‘老破小’房源大多位於主城區,周邊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更是受到購房者的青睞。”林森說,很多老舊小區的租金年化收益甚至能達到2.5%-2.8%,成為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選擇,當下多地開啟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老破小”將變得更舒適宜居。

今年4月,易居研究院在22城二手房成交報告中選取了“一線城市老破小類型的二手房價格”,以此衡量二手房價格泡沫。據其測算,2023年上半年二手房掛牌量激增階段,供求壓力倒逼二手房價格泡沫持續縮小,到今年一季度該泡沫僅5%。

在林森看來,當前二手房市場仍面臨一些挑戰,房源加速掛牌、房源降價幅度大導致房東焦慮等。“二手房市場和居民家庭資產變現、住房置換與改善,還與房企去庫存和資金安全緊密相關。相關的市場狀態還需要持續觀察。”他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姚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