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浪派藝術家本·沃蒂爾在妻子辭世後自殺
自學成才的法國藝術家、激浪派(Fluxus)創始人之一本·沃蒂爾(Ben Vautier)於6月5日在法國聖龐克拉斯家中自殺身亡,享年88歲。在此之前的數小時,他的妻子安妮因中風去世。
本·沃蒂爾他的創作實踐包含郵件藝術、行為藝術,以及他最廣為人知的黑白文字繪畫。他曾積極倡導“一切皆藝術”的理念,不僅將這句話融入自己的許多作品中,還將生活本身視為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關於沃蒂爾去世的聲明中寫道:“在我們孩子的鉛筆盒上,在許多日常用品上,甚至在我們的想像中,本都留下了他的印記,這些印記自由又詩意,輕盈又深邃。”
二十世紀中期,當藝術創作在原有的繪畫、雕塑等傳統形式的演變上捉襟見肘之時,那些不曾被視為主流藝術創作形式的媒介,諸如影像、身體、音樂、新媒體,甚至是日常現成物件等,被急需突破精神的藝術家們紛紛請到創作中去。它們日益成為新藝術風格演變的載體和媒介,而“激浪派” (Fluxus)便是這股後現代藝術潮流中格外重要的力量。
什麼是激浪派(Fluxus)?拉丁語中“Fluxus”的意思是流動,英語中“Flux”是一種流動的狀態,在通常意義上,激浪派既不是一個具體的現代藝術運動,也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藝術流派,而是一個在上世紀60年代初出現在歐美的鬆散的國際藝術組織。激浪派不屬於任何一種藝術流派或藝術運動,而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對世界、對生活的看法和觀點。許多重要的前衛藝術家都參加了激浪派,包括約瑟夫·博伊斯、迪克·希金斯、小野洋子、白南準、本·沃蒂爾、羅伯特·瓦茨等。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本·沃蒂爾(Ben Vautier,1935-2024)就積極倡導“一切皆藝術”的理念,他不僅將這句話融入自己的許多作品中,還將生活本身視為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文字作品甚至已深入法國的民族意識之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關於這位藝術家去世的聲明中寫道:“在我們孩子的鉛筆盒上,在許多日常用品上,甚至在我們的想像中,本都留下了他的印記,這些印記自由又詩意,輕盈又深邃。”
本·沃蒂爾1935年出生於那不勒斯,是瑞士著名風俗畫家本傑明·沃蒂爾(Benjamin Vautier ,1829-1898)的曾孫。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與母親度過了漂泊的童年,先後在土耳其、埃及和瑞士生活,最後定居在尼斯。“我很難過,因為我的父親帶著比我大一歲的哥哥走了,我和哥哥分開了”,他在2023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想我一定是受了創傷,因為我建了一堵牆……我從不談論我的童年。”
學生時期,本被母親從學校帶走,在一家名為“Le Nain Bleu”的書店打工,在那裡,他在待售書籍中發現了藝術。他被畢加索、塞爾日·波利亞科夫(Serge Poliakoff)和皮埃爾·蘇拉熱(Pierre Soulages)的抽像畫冊吸引。他剪下自己最喜歡的畫作,並把它們釘在他當時居住的閣樓牆上,希望沒人會注意到。不到二十歲時,他就接受了“藝術必須是新的”這一想法,這也讓他很快與激浪派運動的理念不謀而合。
約翰·凱奇(John Cage)
1958年,本在尼斯開了一家名為“32 號實驗室”(Laboratory 32)的唱片店,一直經營到1973年。他在唱片店的頂層——一個甚至無法站直的狹小空間——開了一家名為Galerie Ben Doute de Tout的畫廊。通過這個兼具沙龍功能的商店和畫廊,他結識了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並對新現實主義(Nouveau Réalisme)產生了濃厚興趣。他還結識了激浪派創始人之一喬治·馬修納斯(George Maciunas),後者向他介紹了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和約翰·凱奇(John Cage)的作品,這對本產生重要影響。
本·沃蒂爾廣泛的創作實踐很快就涵蓋了郵件藝術(mail art),以及行為藝術等。如1963年,本·沃蒂爾在街頭當眾表演吃飯、刷牙,後來他乾脆搬到一家畫廊櫥窗中吃住了兩星期,直接把他的日常生活當成作品展出。
此外,還有他最廣為人知的黑白草書字畫。其中許多作品是對生活的讚美,而另一些作品則是對人類生存條件的質疑,或是對藝術家自我主義的抨擊。而所有這些作品都旨在引發思考,有些作品則旨在引發爭鬥。他的文字作品尤其預示著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等藝術家的作品。巴里·施瓦布斯基(Bary Schwabsky)在1999年出版的《藝術論壇》(Artforum)上寫道:“沃蒂爾是一位不屈不撓的藝術家”。
本·沃蒂爾的作品有著不羈的特點,如盒裝版的《上帝》;限量二十個的酒杯,附有證書,證明他已依次喝下杯中酒。1966年的作品《Flux missing card deck》是一副撲克牌,他從中抽出了黑桃A;以及所謂的挪用作品,他在現成物品上寫上“Ben, je signe”(我,本,簽名),將其打上藝術的烙印。
1966年,本·沃蒂爾創作了《Total Art Matchbox》,這個作品是一盒火柴,火柴盒上印著指導文字:“USE THESE MATCHES TO DESTROY ALL ART – MUSEUMS ART LIBRARY’S -READY-MADES – POP-ART AND AS I BEN SIGNED EVERYTHING WORK OF ART – BURN -ANYTHING – KEEP LAST MATCH FOR THIS MATCH -”(簡要翻譯為:使用這些火柴毀掉所有藝術),該作品從字面上宣告了激浪派反藝術的信念,該作品從字面上宣告了激浪派反藝術的信念,這盒火柴被製造了很多版本,激浪派藝術家會製作大量相同的作品,以故意貶低它的價值,從與觀眾的互動性上來講,可以假設觀眾按照文字指示,將藝術品都燒掉了,觀眾參與完成了這件作品。
他在1972 年創作的作品《藝術是多餘的》(KUNST IST ÜBERFLÜSSIG),以橫幅的形式宣揚了這一主題,在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上,挑釁性地橫掛在卡塞爾弗里德里希教堂(Fridericianum)的頂端。
正如本·沃蒂爾所希望的那樣,他的作品走出了博物館的圍牆,融入了日常生活。例如他於1995年創作的《文字之牆》(Le Mur des Mots),這是一組印有與藝術、生活和哲學有關的簡短文字的牌匾,覆蓋了法國布盧瓦藝術學校的外牆。此外,該作品也非常適合複製,出現在馬克龍提到的鉛筆盒、書包、筆記本和尼斯有軌電車的台階上。
近年來,本·沃蒂埃在法國裡昂當代藝術博物館、巴塞爾丁格利博物館和墨西哥城當代藝術大學博物館舉辦了回顧展。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主要藝術機構收藏,包括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等。
(本文綜合自《ARTFORUM》,澎湃新聞此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