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城市野生動物“公民科學家”立大功

王放向誌願者講解調查注意事項 王放向誌願者講解調查注意事項

如果不是四年前在小區遛彎時朝那群“形跡可疑”的人“多看了一眼”,“碼農”慕容(網名)可能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一種長著黑眼圈的小動物結下長久的緣分。如今,他成了全市“貉口普查”項目中最給力的誌願者之一。

2019年,家住鬆江的慕容發現,小區里時常會有一些像狗但又不是狗的小動物出現。2020年初夏,樓下時常有群陌生人,拿著一人多長的金屬籠子,在草叢里忙乎。這成了他和王放團隊的第一次相遇。慕容這才得知,這群動物叫“貉”。他家樓下有一道建築沉降縫,引來貉一家安營紮寨。師生們從複旦大學江灣校區斜穿整個上海而來,就是希望給貉們戴上GPS項圈,從而摸清它們在城市中的活動軌跡和生活習性。誘捕籠里放上食物,貉會聞香而來。但是它們生性膽小,被關在籠子裡時間太久會產生強烈應激反應,捕獲之後需要盡快處理。於是,慕容主動攬下了“望風”的任務,從每天傍晚開始到深夜,每隔半小時下樓去看一眼誘捕籠。

如今,慕容的工作早已不限於“望風”,他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科研人員一次次開展調查的過程,成了團隊的“檔案員”;他負責管理分佈在金山區的5台紅外相機,每隔一段時間更換電池和存儲卡,並修剪草叢,防止鏡頭被遮擋;他參與了2022年和2023年的兩次“貉口普查”,並在公益活動中現身說法,向市民們分享自己做誌願者的經曆。今年7月,他要以領隊的身份參與第三次“貉口普查”。

慕容說,他很享受在鍵盤和代碼之外,擁有“公民科學家”這個“隱藏身份”——認識一群來自各行各業但誌同道合的人,做一件很純粹的事。他也打破了自己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他們學術素養高,但一點不高冷,王放老師他們常趴在地上,有時候還弄得身上滿身泥,很務實,很謙遜。”慕容感歎。

從事公司戰略分析的應俊帶著自家8歲的男孩淘淘,也走上了科學探索之路。從小喜歡小動物的她在倫敦生活學習時,報名擔任了倫敦動物園誌願者。今年,她又報名參加了崑山杜克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機構發起的“鳥撞調查”,連續20天,每天清晨去小區附近的5幢寫字樓周邊,通過現場觀察和詢問保安、保潔工人,調查是否有小鳥撞上玻璃幕牆。

前不久,她帶著淘淘一起完成了下個月貉口普查的“預調查”,完成了樣線設計。複旦大學的同學們還邀請她和淘淘一起走進實驗室,清洗貉的糞便。在水下將可溶物衝洗乾淨後,母子倆驚訝地發現,由於這隻貉的食物以香樟葉為主,洗完以後,“粑粑是香的!”在生活中,這份對動物的熱愛仍在延續——淘淘養著一缸白玉蝸牛,母子倆在研究,為什麼好不容易生出來的蝸牛寶寶孵化失敗了;接受採訪的時候,一個毛茸茸的小傢伙在她腳邊蹭來蹭去,那是淘淘的小雞。 本報記者 陸梓華 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