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非遺遇上契訶夫名篇

改編自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同名小說的木偶劇《變色龍》日前在上戲上演。上戲木偶專業師生通力合作,進行了本土化改編,將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放在中國古代,在不失經典本意下,深入淺出地讓觀眾理解到該劇精髓:“要做一個真誠的人!”
今年是中俄文化年,排演該劇也是為了紀念契訶夫逝世120週年。故事發生在四方縣,新任捕快趙溜須買官上任,最善巧立名目,貪財受賄。街上巡邏之時,撞見小狗咬了人,趙捕快立刻升堂開審,要判小狗罪名,卻發現這狗好像是知縣大人家的,立馬調轉態度,要判被咬的金鐵匠誣告。鐵匠不依不饒,也擺出了自己的“靠山”。趙溜須只得判小狗有罪。誰料鐵匠的“靠山”被揭發是“假冒偽劣”,趙溜須終於安下心來判鐵匠有罪,知縣家的小狗無罪了。正當趙溜須憑藉著救下小狗之功,被知縣賞識、加官縣丞、風頭無兩之時,卻激怒了真正掌權的知縣夫人。原來,他費盡心思救下的小狗,正是被夫人趕出門外的惡犬。這下趙溜須兩頭落空,只好夾起尾巴做人。
該劇充分展現了木偶戲在表現誇張、擬人、寫意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在戲劇表現上調動了各種諷刺藝術手段,用啞劇、戲中戲、皮影戲等方式增強舞台呈現,嘲諷了捕快趙溜須見風使舵的醜惡現象,呼喚良知、真誠和友善。
劇中,操作趙溜須的演員是來自上海戲劇學院2021級表演(木偶)專業的湛鑫妍,她說:“七八斤重的杖頭木偶要連續舉40分鍾,對體力也是一種考驗。我覺得能用中國傳統木偶來演繹世界經典,是非常有意義的,尤其是劇中最後一句話‘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該劇導演、上海戲劇學院木偶專業教師秦峰表示:“用中國傳統木偶戲形式演繹俄羅斯經典名著,可以使古與今、中與外的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在小說基礎上加入了更多適合中國觀眾特別是少兒們觀看的元素,也會激勵青少年樹立正直、誠信、奉獻的人格品質。”本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