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新城:敬奉賢人,宜業宜居
相傳公元前444年,孔門72賢人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來到海鹽古縣的青溪(今上海奉賢)傳學,奉賢也因此而得名,意為敬奉賢人。兩千多年之後,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騰勢而起,成為一方百姓安居樂業的家園。
6月11日,“媒體看新城”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奉賢新城,感受其近年來經濟社會加速提級的發展新氣象。奉賢區副區長田哲表示,立足“新片區西部門戶、南上海城市中心、長三角活力新城”的定位,奉賢新城正全力打造創新創業、宜居宜業的人民之城、未來之城。
最好資源留給人民
水墨江南、煙雨朦朧,白牆黛瓦、詩意翩躚。眼前這座美麗的建築正是新城最新文化地標言子書院。
作為一座“小而美”的文化場館,言子書院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研究課堂,也是展示平台,將各色微小精緻、互動性強的展覽引入院內。自2023年9月28日開館以來,每月舉辦一次品牌活動“言子講壇”,迄今為止已舉辦近百場講座;共接待遊客總數73140人次。
成為“網紅打卡地”的言子書院,只是奉賢新城不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海之花”市民活動中心、上海之魚等一批地標建築閃亮登場,不斷提升服務能級,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平運營,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在教育方面,“十四五”以來,奉賢新建成中小幼學校14所、在建新建學校13所,入選全國“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試驗區”,與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等開展合作辦學,上中國際奉賢分校開工建設。醫療衛生方面,國婦嬰奉賢院區自2022年開業運營以來,門急診接待近47萬人次,迎接7600個嬰兒出生。新華醫院、複旦兒科醫院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中,將為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三位一體的未來之城
“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雲端一座城。”這是奉賢新城對於智慧城市、未來生活的描繪,並正將其轉化為現實。作為上海市五個新城轉型示範引領項目奉賢新城“一號工程”,“數字江海”將用10年時間完成開發建設,將其打造成為一座宜居宜業、令人嚮往的未來之城,成為“上海首個城市力全滲透的數字化國際產業城區”。
根據規劃,數字江海空間復合、規劃創新的發展特質,都將基於一個系統的數字化治理構架。通過建設數字孿生城市系統,形成“虛實融合、數實相生”的地上、地下、雲端“3座城”。除了地面的公園樓宇、地下的復合空間,一座由數據構成的雲端之城也將和實體城市一同誕生。在數字孿生系統的保障下,未來將更加安全、高效地推動實現各類數據的可視、可控、可交互、可流通,營造便捷、高效的城市數字化體驗。
為圓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新城正建設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高品質的人才安居房源,深化人才安居“築巢引鳳”工程,對重點行業、緊缺急需人才完善租房補貼政策,確保“新奉賢人”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此外,新城正深化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推進新城綠環建設,全方位提升南上海中央公園林地景觀品質,有序推進公園綠地、綠道建設,提升河湖防汛、生態、景觀、文化、休閑等綜合效益,創造宜居濱水空間。
產業引擎驅動發展
東方美穀是奉賢新城最亮麗的產業名片之一。2015年至2023年,這裏的美麗健康產業規上產值從158億元迅速增長到483.5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獲評“上海市特色產業園區”。
聚焦美麗健康、生物醫藥等領域,東方美穀產業集群已經形成。資生堂、歐萊雅、如新、伽藍、科絲美詩等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在這裏集聚,產業規模接近700億元,成為上海規模最大、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化妝品集聚地之一。
2023年,全區化妝品產業完成規上產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3.2%;生物醫藥產業產值226億元,位居全市第三。2021—2023年,新城範圍內規上工業產值分別為746.2億元、772.4億元、831.8億元。
為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東方美穀中醫藥產業基地”在奉賢揭牌,中醫藥領域三大國家實驗室落地。2023年,新城範圍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市級科技小巨人約30家,區級科技小巨人約80家;有14家市級及以上科創孵化載體,已成功孵化了伯傑醫療、拜朗生物、瀚諾威生物、術理智能等一批明星企業。 本報記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