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幾億部廢舊手機,如何變廢為寶?

製圖 郭可馨製圖 郭可馨
2019年3月30日,北京環保人士舉辦“手機的資源循環”展覽,圖為展示的舊手機。 圖據視覺中國2019年3月30日,北京環保人士舉辦“手機的資源循環”展覽,圖為展示的舊手機。 圖據視覺中國

手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電子產品之一,有人甚至同時擁有幾部手機,一般情況下,一部手機用上幾年就會被淘汰。手機的頻繁更換導致產生大量廢舊手機。這些被淘汰的廢舊手機最終流向了何處呢?

1

廢舊手機回收率為何不高?

近日,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從生產出廠到廢棄閑置,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在1.9年左右,我國平均每年產生的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中,回收處理量約為2億至3億部。從以上數據看出,我國的手機回收率並不高。有的舊手機被粗暴丟棄,手機零件中含有鉛、鎘、汞等有害物質能滲透土壤,汙染地下水,而粗暴的焚燒處理產生的氣體會汙染空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廢舊手機的回收再利用非常有必要。

目前廢舊手機循環利用面臨一些困難。消費者對於廢舊手機回收的意願普遍不高。部分回收商給出的價格較低,難以吸引消費者出售廢舊手機。同時,消費者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對回收渠道的安全性產生疑慮。其次,廢舊手機回收市場缺乏統一的價格標準和行業規範以及監管機制,一些不法商販可能會採用不環保的處理方式,甚至非法獲取個人信息。此外,廢舊手機回收流程複雜、成本高也是影響循環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廢舊手機如何循環利用?

隨著手機更新週期逐漸縮短,手機的報廢量越來越大。因此,推動廢舊手機以舊換新、循環利用空間十分廣闊。

廢舊手機其實也可以變廢為寶。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的獎牌,就是由電子垃圾提煉而成:從近7.9萬噸小家電和621萬部廢舊手機中提煉出了約32公斤純金、3500公斤純銀以及2200公斤銅,製成了東京奧運的金、銀、銅牌。

被回收的二手手機,根據自身情況不同,有不同的去向。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於可利介紹,目前廢舊手機循環利用途徑有三個:狀況較好的,會在維修、翻新後進入二手市場售賣;破損程度較重的,則會整機拆解,拆解後的芯片、電子元器件等可以用於維修,進行再利用;還有一些老舊手機被拆解後,零部件和元器件無法被完整利用,拆解破碎後進行材料化回收,提煉其中的再生材料和稀貴金屬。

不能繼續使用的廢舊手機,通過正規的拆解、分類、提煉和再利用,能夠產生較高附加值。“一台手機總質量的30%—40%為各類金屬材料,包括金、銀、鈀等貴金屬;40%—50%為塑料;其餘部分為其它材料,如玻璃、陶瓷等。”於可利認為,科學地將廢舊手機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和高效的資源化利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手機回收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專家指出,廢舊手機回收確實能夠對地球環保作出貢獻,但是消費者在選擇手機回收平台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保障的專業回收平台進行手機回收,避免因個人信息泄露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將廢舊手機回收前,手機用戶一定要記得徹底抹除手機里的相關個人隱私信息。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把重要數據備份後,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或格式化;

2、存入一些其他無關緊要的內容,將手機的存儲空間占滿,這樣即使被別有用心的人恢復數據,得到的也只是此前存入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

3、給手機安裝一個“文件粉碎”類軟件,進行全盤擦除、深度銷毀;或到正規的手機回收機構或維修中心,讓專業人士對手機數據進行徹底刪除。此外,使用智能手機時儘量將隱私類文件放在存儲卡里,如果手機閑置可將存儲卡取出,最大限度保護個人隱私;

4、最保險的方法是:不要在手機里存放重要的私密信息。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

綜合人民日報、南方週末、中國移動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