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副省長答澎湃:築牢生態屏障,成為“詩和遠方”

6月13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甘肅省副省長雷思維在回答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提問時表示,近年來,甘肅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天大的事”來抓,全力繪就了美麗甘肅錦繡畫卷。

發佈會現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劉璐 攝發佈會現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劉璐 攝

雷思維介紹,甘肅生態符號比較多,最主要的可以用“山”“水”“土”來概括。山就是祁連山,它滋養了河西走廊的綠洲,阻擋著騰格里、巴丹吉林、庫姆塔格三大沙漠的彙合和南侵。水,就是發源於青海、成河於甘肅的黃河,在甘南瑪曲縣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天下黃河第一灣”。土,就是黃土高原,占全省面積的四分之一。

針對“甘肅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的問題,雷思維回應,我們用心守好“一條河”。全面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啟動實施了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節水治水等重大的生態工程,紮實推進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的修復和保護,黃河甘肅段的出境斷面連續8年水質達到了Ⅱ類標準。“黃河之濱也很美”已經成為甘肅的靚麗名片。

同時,我們用心護好“一片綠”。雷思維介紹,深刻汲取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教訓,時刻警醒“絕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建立了全域保護常態化監管監測機制,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植被指數增幅達到了10.88%。“甘肅近八成的國土面積納入國家‘三北’攻堅戰的範圍,我們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阻擊戰、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已經啟動首批‘三北’重點工程項目,力爭到2030年,全省67%以上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此外,為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甘肅開展空氣清潔行動,加強流域綜合治理和水環境質量管控,實施土壤汙染源頭防控行動。甘肅的省會蘭州市,從曾經的“衛星看不到的城市”走向了“蘭州藍”。

雷思維表示,甘肅生態地位重要,但生態的基底也很脆弱。未來將繼續發揚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新時代愚公精神,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讓隴原大地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把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築得更牢,讓甘肅成為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