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創手術讓孩子昂首挺胸

暑假臨近,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胸外科又將迎來兒童青少年的手術高峰。孩子要做什麼手術呢?他們有同樣的特點——胸廓畸形,前胸或凹陷或外凸,凹陷如漏鬥,凸出像雞胸,因此也被網友稱為“凹凸曼”。
“胸廓畸形常見的有漏鬥胸、雞胸、扁平胸等,僅需一個小小的微創手術,將一根矯正板從雙側腋窩下對穿,就能矯正。”九院胸外科主任王明鬆告訴記者,胸廓畸形的治療是九院胸外科的特色,已經還給數千名孩子“昂首挺胸”的體態。
老師發現孩子“漏鬥胸”
不久前,王明鬆主任的門診來了一位4歲男孩小星,媽媽撩起他的上衣問:“醫生,這是不是骨骼畸形?”小星在幼兒園午睡,出了很多汗,老師替他換衣服,發現孩子的胸部凹陷,就像一個峽穀。
王明鬆告訴家長,漏鬥胸並不罕見,是兒童先天性胸廓畸形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占小兒胸廓畸形的90%以上。“輕度的漏鬥胸,多做擴胸運動、多曬太陽,可改善症狀;但是中度、重度的漏鬥胸,還是要通過手術的方式矯正。”王明鬆說。
有意思的是,很多患兒第一次發現胸廓畸形並不是靠家長,而是幼兒園老師發現的。一開始有家長以為這是孩子缺鈣導致的發育問題,給孩子拚命補鈣,依然無濟於事。實際上,漏鬥胸並非缺鈣所致,其形成原因可能和肋軟骨發育過程中形態及功能的變化有關,也有一小部分“漏鬥胸”患兒有家族遺傳史。
鋼板精準植入創傷小
目前,胸廓畸形的治療主要靠手術,對於學齡期患兒來說,寒暑假是治療的最佳時刻。
“傳統的漏鬥胸手術有的需要切除胸骨或肋骨,有的需要切除骨骼後固定。不僅手術時長需要6—8小時,創傷也非常大,但現在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漏鬥胸已實現超微創矯正治療。”王明鬆說,給患者全麻後,在胸腔鏡引導下,醫生從患者左右兩側腋窩下各開一個2釐米左右的對稱小切口,把一根新型的非翻轉的矯正鋼板放入胸壁凹陷區後方和心臟之間的空隙,支撐起凹陷的胸骨,再用鋼絲固定好這塊板子,縫合切口,如果快的話,僅需半小時左右。王明鬆說,術後患者根據實際情況住院3—5天即可出院,回家後配合一些靠牆站立訓練;術後一個月內不做彎腰、扭腰、翻滾等動作,平時儘量挺胸抬頭、睡覺要仰臥;定期來複查,一般2—3年後取出鋼板,就算矯正成功了。
當然,這種手術並非兒童專利,也可應用於成年人,還適合其他手術方法矯正失敗的患者。王明鬆說,最近就遇到一位年輕小夥子前來取矯正板。他身高一米九,小時候就發現自己是漏鬥胸,做過肋骨的截骨手術、鋼針矯正術,效果都不理想。這次來到了九院,通過超微創胸廓矯正術,告別了“漏鬥胸”。
獨創“三明治手術”方案
與漏鬥胸的“凹”相反,“凸”起的雞胸是僅次於“漏鬥胸”的另一種常見胸壁畸形。相對於“漏鬥胸”可能壓迫心肺,“雞胸”對患兒的心理影響其實更大。王明鬆說,“雞胸”可以是對稱的,也可以是不對稱的,還有的患兒“雞胸”和“漏鬥胸”同時存在。
九院胸外科不久前就接診了一名青年男性患者,其被診斷為不對稱雞胸合併下胸廓凹陷畸形,手術難度很大。胸外科為他實施了超微創胸廓畸形矯正的復合手術,先植入了一塊雞胸矯正板,起到“下壓”作用;又植入了一塊漏鬥胸矯正板,起到“上抬”作用。一次手術,同步矯正了患者的胸廓複雜畸形,這種被稱為“三明治手術”的技術為九院胸外科獨創,也讓九院胸外科的複雜胸廓畸形治療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
王明鬆提醒,一旦發現孩子胸壁畸形,要儘早就醫,但手術卻不是越早做越好。比如,假性漏鬥胸一般不需要手術,三歲以後可能會慢慢自愈。什麼時候做手術最好呢?他表示,小孩的骨頭彈性好,可塑性好,軟骨較長,手術的效果也會更好。十四五歲以後,骨頭的彈性相對變差,因此三歲到十五歲這個年齡段做手術是最適合的。當然,成年人來做手術的也不少,最重要的是正確認識疾病,明確診斷後規範治療。
本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