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 昨日經典 往事可追

◆吳翔

申之魅

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6月14日至23日舉行。為向中國觀眾展示世界電影修復的最高技術與最新成果,201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了“4K修復”單元,創辦至今展映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電影修復精品,每年都以完美的4K修復素材,在大銀幕重現諸多影史經典,是影迷競相關注、不想錯過的重點單元之一。

意無涯

所謂4K修復,指的是通過技術處理,使老電影的畫面具備4096×2016像素的解像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1080P解像度的4倍,其總像素超過800萬,為目前解像度非常高的數字電影,與膠片電影的解像度大致相當。從觀影效果看,當使用4K數字投影機將圖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時,現場觀眾能夠看到更加細緻入微的影片細節部分以及微妙的光影和色彩變換。

今年是“4K修復”單元十週年,展映影片更加精彩紛呈。其中日本導演山田洋次與中國觀眾的老朋友高倉健攜手的兩部經典《幸福的黃手帕》和《遠山的呼喚》4K版、1941年的中國動畫先驅繪製的亞洲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4K版為世界首映。此外,還有由米開朗基羅 安東尼奧尼走向現代主義的轉型之作《呐喊》、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苔絲》……

國產影片

《鐵扇公主》

中國美術片的開拓者萬氏兄弟選取《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精彩段落,在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創作了中國乃至亞洲首部動畫長片,借神話寓言實現特殊的時代表達。本片不僅在中國放映盛況空前,其影響遠播國外,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蟲正是看了本片而決定從事漫畫創作。影片由民國“歌唱皇后”白虹配音鐵扇公主,著名喜劇明星韓蘭根、殷秀岑獻聲孫悟空、豬八戒。導演利用獨特的水墨景色營造出立體效果,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天馬行空,與鐵扇公主的鬥法精彩紛呈。正是基於本片的成功,激發導演萬籟鳴創作了中國動畫里程碑之作《大鬧天空》。

《喋血雙雄》

殺手誤傷歌女而心懷牽掛,警探對殺手緊追不捨,二人卻在追兇過程中惺惺相惜,聯手剿滅黑幫結成生死之交,成就一段香港動作電影中壯懷激烈的男性情誼之作。本片堪稱吳宇森職業生涯的巔峰作品,槍戰動作場面極致風格化,集合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香港最頂尖的明星製作班底,周潤髮和李修賢從雙雄對決到並肩作戰,葉倩文一曲《淺醉一生》響徹全片,“大傻”成奎安邪狂不羈以港片曆史上最強反派形象亮相銀幕。

《大紅燈籠高高掛》

清純秀麗的女大學生頌蓮因父親客死他鄉而退學,母親因貪錢逼迫她嫁入陳府做四姨太。陳府有個老規矩,姨太太們傍晚時分要站在自己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來的意味著被老爺“臨幸”的大紅燈籠……2023年,意大利遠東電影節出資委託知名的博洛尼亞電影修復所對《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始底片進行了4K掃瞄和數字修復,張藝謀導演現場觀影后對修復質量給予了肯定。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亞洲首映這一最新修復版。

《武狀元蘇乞兒》

1992年無疑是屬於“星爺”周星馳的,這一年他一人霸占了當年香港票房前五名,本片即是誕生於這一巔峰時期的傑作。影片以民間傳說中的丐幫英雄蘇乞兒為原型,講述了廣州提督之子蘇燦考上武狀元卻被陷害淪為乞丐,後成為丐幫幫主的故事。星爺在片中的表演堪稱經典,將影片在喜劇的底色上提升到悲劇的高度,而精彩的武打戲不但讓觀眾拍手稱快,也讓李小龍迷弟星爺自己過了把武俠癮。

導演陳嘉上親自參與創新調色工作。

海外經典

《幸福的黃手帕》

勇作失手打死流氓被判刑入獄,在監獄里,他非常想念妻子光枝,卻因害怕耽誤她而主動提出離婚,勸她改嫁。出獄前,他給光枝寫了一封信,說如果她仍在等他,就在門前掛上一塊黃手帕,假如不見黃手帕,他就遠走他鄉……由日本導演山田洋次執導的本片曾感動無數觀眾,被譽為“日本公路片的代表作”,橫掃當年旬報、學院獎等各大獎項。因曾被譯製引進,本片在國內也擁有極高知名度,高倉健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遠山的呼喚》

風見民子數年前丈夫撒手人寰,獨力經營農場,撫養著兒子。某天,一名男子路過農場借宿,之後又去而複返,懇請留下做幫工。民子收留了這個名叫田島耕作的男人,而耕作背負著不堪回首的過去……本片由日本電影大師山田洋次執導,為其“民子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因彙集了高倉健、倍賞千惠子、武田鐵矢等原班陣容,被視為《幸福的黃手帕》的姊妹篇。高倉健飾演的田島耕作這個沉默寡言的堅毅男子曾擄獲了日本和中國無數影迷的心,更以其爐火純青的表演繼《幸福的黃手帕》後再奪日本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苔絲》

Victoria時期的一個英國小鎮,一位純真的年輕女性,和一個無法踰越的階層悲劇。本片是羅曼·波蘭斯基的經典作品,改編自托馬斯·哈代的著作《德伯家的苔絲》。作為英國攝影大師傑弗里·昂斯沃思的遺作,影片以油畫般的自然光影勇奪奧斯卡最佳攝影獎,而片中真正閃光的無疑是娜塔莎·金斯基,她完美演繹了氣質獨特、性格孤獨和處境無助的苔絲。波蘭斯基將影片獻給自己1969年被曼森家族殺害的妻子莎朗·塔特,也正是塔特在生前將哈代的原著推薦給丈夫來改編,這一情節後來出現在昆汀·塔倫蒂諾的《荷李活往事》中。

《鋼琴家》

作為驚悚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生涯中的例外之作,本片以自傳體視角講述一位猶太裔鋼琴家在二戰期間顛沛流離卻意外倖存的辛酸故事。他在戰爭伊始與家人分離,僥倖逃過死於集中營的命運,在善良波蘭人的庇護下苟活於前線,最終因其鋼琴才華而荒誕地獲得一位納粹軍官的垂青。波蘭斯基以冷靜克製的口吻如實呈現關於生存的真相,不加以美化、煽情、昇華,其面對黑暗事實的不動聲色,反而引發全球觀眾一致情感共鳴,成為猶太大屠殺題材的經典作品。本片在第55屆康城電影節摘得金棕櫚大獎,並在第75屆奧斯卡獎上斬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三個主要獎項。

《角鬥士》

公元180年,羅馬帝國全盛時期末年,帶領軍隊出征日耳曼的將軍馬克西姆斯英勇善戰,深得老皇帝馬可·奧勒留的賞識。野心勃勃的太子科莫都斯嫉妒不安,遂密謀弑父上位,並殺害了馬克西姆斯心愛的妻兒。不久之後,被賣去北非做奴隸的馬克西姆斯憑藉強大實力,以角鬥士的身份回歸羅馬,誓要為家人複仇。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巨作不僅在新世紀複活了史詩片這一類型,同樣也是一部剖析了“史詩”的作品:開場的戰爭場面只是前菜,而暴君科莫都斯為俘獲人心,在鬥獸場挑起血腥廝殺,驚心動魄的生存之戰中,埋藏著戰爭奇觀作為娛樂形式的真正殘酷。在今年“雷公”回歸執導,保羅·麥斯卡主演的續集《角鬥士2》上映前,來大銀幕以4K修復版的最高規格重溫這部勇奪五項奧斯卡獎的經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