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健全社區層面的資源資產調查與城市體檢評估體系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規劃土地政策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破解在老舊小區改造當中存在的困難、堵點問題,從規劃和土地政策角度深入研究,積極回應地方有關訴求。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仍存在著堵點難點,規劃管理、標準規範、政策工具、商業模式等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匹配,亟待打通,以調動政府、市場、社會積極性。”6月13日,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就《通知》內容進行解讀時說。

《通知》從深化調查評估、加強規劃統籌、強化政策支持、優化審批流程等四個方面提出舉措要求,完善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的規劃土地政策,並提出加強專業服務的有關要求,提高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力度,將對促進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2024年5月8日,江蘇南通,如皋市如城街道城南社區的總工會小區,施工人員正在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視覺中國 資料圖2024年5月8日,江蘇南通,如皋市如城街道城南社區的總工會小區,施工人員正在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視覺中國 資料圖

要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提出老舊小區改造目標和工作重點

張兵介紹說,自然資源部此次重點圍繞怎樣落實中央要求,怎樣讓更多群眾受惠,怎樣讓市場主體有動力,在健全規劃編製管理、配套土地管理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具體工作部署,指導各地自然資源部門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城市規劃作為調控城市空間資源、指導優化功能佈局的重要公共政策,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老舊小區改造需要加強規劃統籌,改進規劃方法,提高規劃編製的適應性和對市場的響應性,使規劃好用、能用、管用。

《通知》要求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提出老舊小區改造目標和工作重點,明確近期重點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擬定近期改造任務清單,並納入總體規劃的近期實施規劃和行動計劃。面向規劃管理需求,將總體規劃確定的強製性管控要求、引導措施和老舊小區規劃目標落實到單元詳細規劃中。在詳細規劃中保障利益相關方訴求,通過規劃來實現老舊小區及周邊片區居民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要建立健全針對社區層面的資源資產調查與城市體檢評估體系

“一方面建立健全針對社區層面的資源資產調查與城市體檢評估體系,另一方面是通過規劃統籌促進規劃指標區域平衡、動態平衡。”張兵介紹說,老舊小區改造不是簡單的翻新屋子、修補立面、增加綠化等工程,更重要的是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配套的系統改善和實施推進。不僅要改造外表的“面子”,改得好看,更要做好惠民的“裡子”,讓居民住得舒心,讓社區、讓城市更具活力。這個過程中往往面對著複雜的權益資產關係,需要通過調查評估摸清底子,才能準確把握改造方向。

《通知》提出要梳理老舊小區內及周邊的存量空間資源資產,瞭解居民需求期盼和現實困難,按照我部印發的《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中的有關要求,明確改造中應當補足的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公共停車、充電裝置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要求,真正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時,要樹立系統思維,從老破小“換新顏”到完善基礎設施,再到豐富配套服務等多方面,實施一體規劃、統籌考慮。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傳統老舊小區改造中運用城市盤活存量空間的規劃、用地和資產政策不夠,一些地方的改造受到規劃容積率、建築高度等的限制,很難通過提高小區容積率方式來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實現改造的財務平衡。《通知》強調要加強規劃統籌,允許在單元中統籌空間功能和建築量,在不突破上位規劃底線要求和強製性內容的前提下,可明確建築量跨單元統籌的規則,處理好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從而解決改造資金平衡難的問題。同時,要按照我部去年印發的《支持城市更新的規劃與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的要求,突出保障民生和激勵公益貢獻的政策導向,核定優化容積率,執行差異化的規劃設計標準,促進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資源資產增值、民生事業改善以及曆史文化傳承,確保我們的支持措施是普惠的,是有利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

張兵表示,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關鍵在於地方自然資源部門如何在規劃土地政策方面融合創新,通過普惠透明加適度激勵的“政策紅利”,有效調動居民積極性,實現群眾滿意、多方共贏。後續,自然資源部也將繼續做好政策宣傳,指導各地按照國務院辦公廳23號文以及本次《通知》有關要求,細化落實措施,確保文件落地生效,更好支持老舊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