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誌願考慮哪些因素?十問十答來了

高考結束,誌願填報即將開始,填報誌願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高考填誌願你需要知道的事

注意!高考結束後這些騙局要警惕

騙局一:謊稱可以“提前查分”

高考結束後,不法分子會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長的焦慮心態,通過群發詐騙短信,謊稱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詢高考成績,並附有“查詢分數”的網址鏈接。考生和家長如果在網站中輸入身份信息、準考證號、銀行賬戶信息等信息,銀行卡里的錢財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轉走。

【提醒】高考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陌生短信、郵件中來曆不明的網址鏈接。

騙局二:謊稱有“補錄名額、內部指標”

這類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誌願錄取結束後,不法分子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還有些不法分子會謊稱,有特殊渠道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以此騙取考生和家長的錢財。

【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需要收取保證金、指標費的“特殊渠道”入學,都是詐騙。

騙局三:偽造錄取通知書和虛假網站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或者發送相關的錄取短信,讓考生將學雜費等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騙局還有製造虛假的釣魚網站,其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提醒】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佈的網址進入,轉賬彙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騙局四:提前申請“助學金”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考生相關信息後,冒充高校老師或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謊稱可以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的考生提前申請或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同時,以“再不領就過期”的名義,要求考生提前支付“手續費”,從而實施詐騙。

【提醒】如果考生和家長接到自稱是高校、教育、財政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聲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助學扶助款”的,一定要增強防範意識,及時通過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門核實真偽。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

編輯:李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