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控股2023年虧損近百億元 張玉良踏上“二次創業”轉型征程

本報記者 郭陽琛 張家振 上海報導

自6月1日開始,坐落於上海市黃浦江畔的上海綠地萬豪酒店正式停業。早在2022年,深陷債務危機的綠地控股(600606.SH)便將該酒店擺上貨架,最終在2023年12月以總價14.88億元成功出售給北京銀行用作總部辦公。

之所以不斷變賣優質資產“回血”,與綠地控股業績大幅下滑密不可分。在日前舉行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綠地控股董事長兼總裁張玉良感慨道:“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在前期飽受衝擊後,內生動力不足,政策落地效果較為有限,市場逐季下行、深陷低迷之中,行業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觀。”

張玉良表示,2024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公司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二次創業”的積極進取精神,盤活存量、增加流量、用好變量、提升質量、穩定總量,推動公司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變賣項目回籠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綠地萬豪酒店於2011年開業,酒店層高為28層,擁有290餘間豪華客房及套房,是綠地海外灘中心項目的一部分。

記者注意到,由於債務壓力較大,綠地集團近年來頻繁變賣資產以回籠資金。作為優質資產之一,上海綠地萬豪酒店也早在2022年便被擺上了貨架,並於2023年12月以總價14.88億元成功售出。據相關媒體報導,接盤方為有著國資背景的北京銀行,後者計劃將該酒店改造為辦公樓,以滿足其自用需求。

對此,張玉良也在業績會上回應道:“上海綠地萬豪酒店已停業,相關資產已出售。”

在出售上海綠地萬豪酒店背後,綠地控股在房地產行業調整期業績出現大幅下滑。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綠地控股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602.45億元,同比下降17.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56億元,同比下降1029.04%。其中,房地產營業收入1845億元,結轉毛利率16%。

截至2023年年底,綠地控股總資產1.19萬億元,淨資產1452億元;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主要為房地產業預售金額)2547億元;房地產業土地儲備總量約1.3億平方米。

綠地控股方面表示,公司主要房地產項目包括住宅和商辦兩大類,住宅項目開發完成後基本用於出售,商辦項目除大部分出售外,也有部分保留用於出租及商業、酒店運營。在2023年度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中,住宅占比47%,商辦占比53%。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推動海外項目處置,出售澳州、加拿大項目促進現金回籠。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動資產處置的同時,綠地控股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根據財報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有息負債餘額降至2148億元,全年壓降27億元。同時,推動各商業銀行下調貸款利率,整體平均融資成本5.59%。

綠地控股董事會秘書王曉東進一步表示,公司將牢牢守住現金流安全的底線,一方面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經營及銷售策略,進一步加大去化力度,加速資金回籠;另一方面抓住融資寬鬆的契機,多方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優化負債結構,不斷改善流動性。

踏上破局突圍之路

2024年以來,綠地控股的房地產業務銷售額進一步走低。

綠地控股方面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 127.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1.6%;實現合同銷售金額 132.34億元,比2023年同期減少51.4%。

在物業出租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綠地控股出租物業面積為352.4萬平方米,出租率為84.5%;酒店客房數為11273間,平均入住率為48.4%。今年1—3月,公司出租物業取得租金收入約3.50億元,酒店取得經營收入3.66億元。

王曉東表示,2024年,綠地控股一方面將牢牢把握外部環境中出現的積極有利因素,用好用足用活寬鬆政策,繼續狠抓重點工作攻堅突破,確保取得更多更大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公司也將直面前進中可能出現的困難挑戰,堅決依託現有資源條件挖掘潛力、做深做透,通過資源重整、模式重構、團隊重塑、發展重啟,來提升老賽道、開闢新賽道,從而不斷破局突圍,推動企業整體經營穩中向好。

“房地產業,要狠抓銷售去化、資產運營、交付攻堅、回款清收、產品提升等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拓展代建業務,進一步做深做透、挖掘潛力,為破局突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基建產業,要狠抓施工生產,穩定產值規模;拓展重點領域,強化項目承接;強化清收清欠,確保現金流安全;提升項目管理,增強科技經營能力;努力打好攻堅戰、翻身仗,堅決穩住整體局面。”王曉東舉例闡釋道。

綠地控股股價也是市場最為關注的一大方面。早在2018年,張玉良便在股東大會上表態:“正在努力加強市值管理。”2021年,張玉良再次表示,公司下大決心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全面加強市值管理,併成立了以王曉東為負責人的市值管理工作小組。“我們一直很遺憾、很內疚,一直覺得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

但綠地控股的股價並未因公司的市值管理而有所回暖,反而一路走低。在此次業績會上,又有多名投資者提問道:“(張玉良)董事長在股價8元的時候說嚴重低估了,現在(綠地控股股價只有)1.7元怎麼看?”“公司上市以來,9年時間股價跌了8年,如今已經距離面值退市越來越近了,請問公司有什麼想法和計劃?”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房地產行業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業內企業股價普遍承壓。”王曉東表示,綠地控股將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全力推動各項業務有序開展,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為市場價值提供基本面支撐。

(編輯:張家振 審核: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