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胖東來概念股盤中漲停,中百集團回應:暫無深入合作計劃

又有一家商超成為“胖東來概念股”。

6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以個人投資者身份致電中百集團(000759)董秘和證代,接線人員表示,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是在端午期間來中百集團交流指導,看了一下集團的兩個中央工廠。對於後續的合作計劃,上述人士表示,目前暫無後續合作的計劃。暫時不存在調改,也沒有深入的合作。

中百集團相關負責人當日則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於東來董事長到了武漢來集團交流指導。目前,集團派出的團隊還在鄭州沉浸式參與胖東來團隊對兄弟單位調改的現場學習,“後續門店調改還在謀劃當中,暫時計劃還沒出。”

截至6月13日收盤,中百集團股價漲4.38%,盤中一度觸及漲停。

消息面上,6月13日有媒體報導稱,中百集團預計6月會與胖東來進行正式接洽,洽談整改事宜,具體還要看後續進展。

據中百集團6月12日在官微發佈消息稱,6月10日端午佳節,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董事長於東來應邀來到中百集團交流指導。就中百集團轉型發展遇到的問題,於東來從虧損門店閉店止損、優勢門店經營調整、商品品質把控提升三方面提出了指導建議。於東來表示,胖東來會全面開放其商品目錄,與中百集團共享供應鏈信息,在商品開發上給予技術支持。

對於與胖東來的合作進展,中百集團曾於6月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中百之聲已報導:6月,胖東來將啟動對鄭州永輝超市信萬廣場店的調改,“IGA∙中國”組織成員企業沉浸式參與學習,中百倉儲超市公司作為會員企業,參加此次調改學習。目前正處於學習階段。

多家商超已與胖東來進行合作改造

“中百之聲”微信公號 圖“中百之聲”微信公號 圖

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商業上市公司,是湖北省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商務部重點培育的全國20家商業企業之一,1997年5月19日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上市以來,已由原單體百貨店發展為擁有分佈在湖北、重慶、湖南、河南的連鎖網點1700餘家,經營面積超170萬平方米,員工總數近2萬人,資產總額逾1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130億元,規模銷售近280億元的大型商業集團。中百集團擁有綜合超市、社區超市、24H便利店、購物中心、電器專賣、智慧物流、食品工廠、零售科技、塑料製品生產等多種業態。

據wind數據顯示,中百集團營收自疫情起不斷下滑,過去三年也仍處於虧損狀態。2023年中百集團實現營收116.39億元,同比下降4.57%;歸母淨利潤為-3.38億元,虧損同比收窄4.51%,全年新開網點212家,網點總數1714家,較年底淨增31家。2024年一季度中百集團實現營收32.6億元,同比下降7.18%;歸母淨利潤為-0.25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六倍。

來源於wind來源於wind

近年來,胖東來超市因對員工的關懷以及對顧客的貼心服務而出圈,被譽為“超市界的天花板”。多位業內人士曾指出,胖東來的模式對零售行業後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今年以來也有不少商超與胖東來進行合作,胖東來對上市公司步步高、永輝超市(601933)等商超的部分門店進行改造調整。在當時幫扶改造的消息發佈後,上述兩家上市公司股價也曾多次漲停,業內稱為“胖東來概念股”。

在5月20日永輝超市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永輝管理層談及與胖東來的合作時表示,當下的責任是學習引進胖東來好的模式,在省區落地。永輝將與胖東來合作在鄭州和新鄉進行門店改造,具體調改細節包括賣場規劃、商品結構、供應鏈、優化賣場服務以及員工薪酬等,且胖東來的部分產品將在永輝上架。此外,除了借鑒胖東來在商品結構、顧客服務等運營層面舉措外,永輝還將在機制和文化上學習和應用優秀經驗,將文化落實在制度、流程中,形成完整、邏輯自洽的體系。

而遭遇業績、債務多重壓力的“民營超市第一股”步步高,也於4月和胖東來合作。自4月胖東來啟動對步步高的幫扶,已對步步高部分門店的經營,從賣場佈局動線,商品結構、品質及價格、環境、人員服務等方面做了全面調整。

商超應該如何自救?

整體來看,去年區域型連鎖超市依然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澎湃新聞此前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方面獲悉,2024年伊始,協會對43家區域型連鎖超市樣本企業2023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涉及1萬餘家門店。具體來看,去年企業盈利情況略有好轉,48.8%的超市企業淨利同比增長,增長的超市中53%的增長低於10%。門店數仍保持正增長,新開和關閉門店都集中在小型門店,去年,區域型超市樣本企業新開門店665家,關閉門店449家,淨增門店216家。其中,九成的開店和閉店都是2000平以下的門店。

不過當前,閉店已不是商超業態的唯一出路,部分傳統商超、大賣場正在努力探索新賽道,加速轉型、優化門店並繼續開店。

“去年,消費市場繼續保持溫和修復的態勢,銷售額增長率為1.2%。”據凱度消費者指數2月2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沃爾瑪、永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不過大賣場在2023年銷售額加速下滑,在整體市場中的銷售份額降低1.8個百分點。2024年大型業態將繼續面臨巨大的衝擊,唯有通過商品差異化、供應鏈優化、創建特色門店、精細化運營等變革,才有機會在激烈的全渠道競爭中得以生存。此外,部分傳統品牌的轉型在2023年已初見成效。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誌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於傳統的商超而言,未來的主旋律是繼續探索轉型,但不是哪一條路子一定成功。大方向上,一方面可以考慮全渠道,線上線下融合;其次是業態的轉型,如會員店、社區生鮮零售、折扣店等;第三方面,可以探索自有品牌的差異化。

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董事長於東來曾公開表示,零售企業只要把賣場做好,把產品做好,把安全做好,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真誠地體現自我價值,為社會、為顧客、為自己創造美好,這樣才能形成正向與良性的循環。而對於企業調改,於東來認為,首先老闆要先轉變,轉變理念,轉變思維,出台合理的激勵政策,讓管理層願意幹,讓員工願意幹,根據大家創造的價值給到相對公平的回報。胖東來能有今天,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相對公平合理的分配體制。

(實習生魏啟軒、李藝珺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