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折翼” 公司實控人李誌華稱“兩年後爭取重回A股”

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上海報導

作為昔日的“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人鳥”)在經曆實控人變更、轉型糧食業務和信披違規等一系列波折後,最後以從A股退市、轉至新三板告終。

“入股貴人鳥本是財務投資,由於不熟悉資本市場,陰差陽錯被動成為了公司實控人。也是因為不熟悉上市公司運作,導致一些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談及“入主”貴人鳥的近3年時間,這名來自東北的“糧食大亨”——現貴人鳥實控人、董事長李誌華感慨萬千。

隨著李誌華成為新“掌門人”,“折翼”的貴人鳥開始逐步虧本剝離原本的運動鞋服業務,將其“老本行”大米加工銷售作為公司新的主營業務。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度,貴人鳥營收12.44億元,同比下降40.98%;歸母淨利潤更是虧損達5.91億元。

如今的貴人鳥亟待進一步轉型,而李誌華選擇來搶占國內無菌鮮食米飯市場。2024年1月,貴人鳥金鶴玉粟鮮食米飯項目正式落地江蘇省南通市。目前,南通生產基地投資金額約5億—6億元,擁有2條生產線,年產量達到40萬盒。

“我們從一粒種子開始,種植、收割、倉儲、加工,再運輸到南通精加工成鮮食米飯。”李誌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貴人鳥營收將全部來源於糧食業務,農業板塊以“金鶴”命名。“我只想把實業和產品做好,其他東西都交由市場來決定。兩年後公司經營預計會有較大改觀,到時再重新(爭取)回到A股。”

折翼”鞋服

時間撥回至2021年7月,貴人鳥引入主營糧食貿易的黑龍江泰富金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富金穀”),泰富金穀以4.17億元的投資獲得20.36%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一年後的2022年7月,林天福持有的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權因司法拍賣大幅度下降,泰富金穀因此成為控股股東,李誌華成為公司實控人及董事長。同時,貴人鳥以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米程萊貿易有限公司,轉而發力糧食貿易業務,開啟“運動鞋服+糧食貿易”的雙主業經營模式。

“當時對資本市場並不瞭解,作為糧食行業的企業參與了貴人鳥的股份投資,然而並沒有預料到後續的發展。原大股東將股票出售並質押隨後進行了拍賣,我因此被動地成為了實際控製人。”李誌華感慨道。

此後,“折翼”的貴人鳥逐步剝離運動鞋服業務,並確定將糧食業務作為主業,但仍然無法扭轉虧損局面。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貴人鳥全年業績由盈轉虧,全年營收為21.08億元,同比增長48.56%,歸母淨利潤為-941.4萬元,同比下降102.61%。2023年度,貴人鳥實現營收12.44億元,同比下降40.98%。

“作為貴人鳥的實際控製人,面對公司虧損我做了一些努力。”李誌華告訴記者,他將大米糧食業務注入了貴人鳥,並將包括金鶴品牌在內的相關資產無償轉讓給了公司。但鞋服業務的重資產性質加大環境的影響,還是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此外,在2024年2月22日,貴人鳥及李誌華卻分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原因正是2021—2023年期間,貴人鳥控股子公司向李誌華間接控製的4家糧食公司採購產品,發生採購交易分別為2401.30萬元、73490.17萬元、12091.72萬元,但貴人鳥未按規定及時披露,也未在財報中披露這些關聯交易。

財報數據顯示,2021—2022年,貴人鳥的糧食貿易業務從2.46億元增長到10.6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也從17%飆升至50.57%。但關聯交易占了其中的大部分,僅在2022年貴人鳥與這4家關聯公司的交易總額便高達7.35億元。

而在2024年1月,福建證監局便決定對貴人鳥採取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措施,對相關責任人採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措施。

種種變故也導致貴人鳥股價持續下跌。截至2024年3月8日,貴人鳥股票收盤價為0.67元/股,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3月29日,貴人鳥最終迎來終止上市暨摘牌。

對此,李誌華坦承,由於不熟悉上市公司運作,導致產生了一些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問題,證監會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但公司股價持續低迷,最終觸發了面值退市的條件。“儘管如此,公司退市時淨資產仍有10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很低,這在A股退市的上市公司中並不多見。”

跨界破局

據介紹,李誌華的糧食業務主要是大米加工及銷售。先向上遊採購原糧,通過清理、礱穀、碾米、拋光、色選、包裝等技術流程生產出包裝大米,再通過線下商超、線上抖音等渠道進行銷售,旗下“金鶴”品牌大米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已覆蓋全國超100座城市。

貴人鳥副總經理於慧告訴記者,大米生產流程沒有嚴格的標準化規範,導致現在品牌數量比較多,使得這一“紅海”市場進入低價無序競爭,整個產業利潤非常之薄,所以公司下定決心要向大米下遊領域轉型發展。

早在2022年,貴人鳥斥資向日本訂購2條預製米飯產線;2024年1月,貴人鳥金鶴玉粟鮮食米飯產線正式落地江蘇南通。

“這可以說是一個產業升級,單純賣大米永遠是在賣初級產品,而無菌鮮食米飯這一產品無疑擁有更高的附加值。”李誌華表示,金鶴玉粟南通生產基地總占地約200畝,廠房面積也有9萬平方米,可謂是一個“大米超級工廠”。目前落地了2條生產線,總投資5億—6億元,總體年產量為1.2億盒。

事實上,因為生活節奏和生活習慣的變化,速食食品在年輕人群中越來越受歡迎。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15254億元;2022年,方便麵市場規模達1823.8億元;但可速食的鮮食米飯市場卻幾乎仍是空白。

“這一消費模式在日韓市場有近20年的曆史,日韓分別有100多條無菌鮮食米飯產線,但國內目前僅有4條產線。”於慧認為,日韓人口加起來還沒有中國長三角地區多,因此無菌鮮食米飯在中國的市場是非常廣闊的。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認為,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品質和便利性要求的提升,鮮食米飯作為一種更健康、更便捷的選擇,有望受到歡迎。但仍需要通過營銷和推廣活動來提高消費者對鮮食米飯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應擴充銷售網絡,包括線上電商平台和線下零售點,以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未來,我們計劃在全國佈局10條生產線,其中江蘇南通將再建4條,黑龍江建造2條,廣東也將佈局2條。”按照李誌華的構想,金鶴玉粟鮮食米飯定位為中高端產品,未來將推出20種系列產品,其中包括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小包裝米飯產品和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低糖米飯產品。

李誌華對於金鶴玉粟鮮食米飯的前景充滿信心。他向記者表示,貴人鳥的全部營收將來自於糧食業務,兩年後預計將有2億—3億元的利潤,屆時將尋找機會重回A股市場。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貴人鳥的轉型破局之路可謂是“關卡重重”。“根據A股市場的相關規定,退市公司想要重新上市需要滿足一定的財務指標、公司治理結構、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柏文喜表示,貴人鳥除了需要改善財務狀況確保持續的盈利能力,還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透明度和規範性。同時,解決信披違規等問題,從而確保符合監管要求。

(編輯:石英婧 審核: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