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高考誌願,聽自己的還是爸媽的?

家長瞭解高考誌願填報政策 家長瞭解高考誌願填報政策

2024年高考已經結束,接下來考生們將迎來查成績和填報誌願等重要環節。報哪所大學?填什麼專業?這或許是一場各方的博弈。

考生如何做好學業跟職業規劃,填報誌願有哪些經驗和心得,一起來看看兩位往屆高考學子的經曆,聽聽高校招生辦、升學專家的建議。

她入學四個月後瞞著父母退學

填誌願時,媽媽說學醫不錯,畢業後也好找工作。雖然陳平從小喜歡畫畫、設計,但她想當一名“乖乖女”,在中醫、護理學等專業中,最終選擇了護理。

陳平現在是陝西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大一的學生,而一年多前,她還在重慶醫科大學校園里。

出生於奉節的陳平,2022年被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專業錄取。可進入大學後,陳平始終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她說,看到一大堆書籍,自己確實不喜歡,最讓她頭疼的一門課就是人體解剖。對著不感興趣的課程,內心充滿了煎熬。那時,她就萌發了退學的想法。入學三個月後,陳平向父母提出了複讀。父母並沒有同意,仍然讓她堅持。

“學醫父母是高興了,我就慘了。”再三思索下,入學四個月後她瞞著父母退了學。之後,在外漂泊了半個月,陳平向父母坦白,並返回奉節開始了複讀。

2023年,陳平考入陝西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如今,入校一年的陳平天天都很開心,她覺得複讀這個選擇是正確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去不喜歡的專業,太痛苦了。”

隨意選專業,進大學六年沒畢業

無獨有偶。沒慎重選擇專業,賈陳科的經曆與陳平相似,但他缺少了果斷。

今年是賈陳科進入重慶大學的第六年,即將開始的學科會考,如果再不達到學校要求,根據學校相關規定,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他將被迫退學,並註銷學籍。

賈陳科是湖北人,用他的話說,當年高考分數很尷尬。“考重大是我的夢想,但只有600多分,建築類專業沒錄上。”賈陳科說,當時確實有些泄氣,因此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沒有上心。作為理科生,媽媽建議物理專業也不錯,賈陳科為了留在重大上學,最後隨意選擇了這個專業。“後來才知道,沒有紮實的基礎和興趣,學物理是相當困難的。”在反複的燒腦中,賈陳科逐漸失去學習的動力,整天變得無精打采。

如今,他開始為學曆與未來焦慮。這幾個月,賈陳科幾乎都泡在圖書館,他已經恢復平靜,經過反複權衡,他選擇接受現實。“入學第六年了,最起碼要拿個本本。”賈陳科說,相比不少當年一起入學的同學已經就業,或者現階段的同學正在擇業,留給他的只有一條路,這也是最後的機會,繼續擺爛沒有出路。

專家建議

做好升學規劃 從興趣角度匹配專業

從近幾年各大院校發佈的退學公告來看,一些985、211、雙一流學校,都有退學的情況。從公告的信息來看,基本上是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被學校作退學處理。

“學生們追求個人興趣愛好的執著精神值得肯定,但不支持退學重考這種做法。”廈門市創新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升學規劃專家操馥淩表示,大學教育是一種“寬口徑,多元化”的素質教育,當專業無法滿足學生們的興趣需求時,學生可以採取其他多種方式學習,如自學感興趣的課程、選修相關專業課、讀雙學位、考研等。高考風險很大,重考不成功的也很多,而且退學給自身以及家庭帶來的影響很大。

重慶新高考改革後,目前實行“專業+院校”平行誌願96個,擴大了誌願填報的選擇權,有利於考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深造。操馥淩建議,一定要提早做好升學規劃,越早越好,將自己的興趣、學業、性格、潛能、價值觀與報考專業、職業抱負結合起來,只有對專業產生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避開學哥學姐們遇到慘痛教訓。特別是對高考填報誌願的同學們來說,選專業,還要從國家需要和社會需要方面多一些思考。

高校建議

“招生熱門” 將來不一定是就業熱門

“就業問題曆來是考生和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重慶理工大學招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就業率與誌願報考率的高低並不能畫完全等號。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某一時段,各行各業可能對某類專門人才比較急需。這個需求反映到招生環節,就出現了所謂的“熱門”與“冷門”。但實際上來,“熱門”與“冷門”是相對的。“熱門專業”週期有長有短,具有很大的時間依賴性,現在的熱門不等於將來的熱門,任何一個專業都有各自不同的領域,只要努力學習,就能在專業領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平台。

“在填報誌願時,要根據考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結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在個人規劃、市場需求等因素與高考分數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該負責人建議,廣大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能盲目追捧所謂熱門專業,更不能受傳統觀念、就業環境等因素影響,放棄部分專業的報考。新重慶-重慶晨報記者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