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食材雕成藝術品南瓜蘿蔔變絕美“鳳凰”

許君用南瓜雕刻的鳳凰。

用麵筋雕刻的鳥。

用青菜雕刻的孔雀。

許君展示雕刻作品。攝影周洪攀

用麵筋雕刻的下山虎。

近日,一段《男子苦練食品雕刻20年,雕出花鳥蟲獸》的視頻火出圈。網友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這技術我是真的服了”“他把蔬菜雕成了我吃不起的模樣!”

視頻中的主人公許君是四川綿陽人。近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時,許君說,2004年,他在酒店當學徒時,就迷上了食格雕刻。20年來,他遍訪全國名師系統學習食品雕塑,用南瓜蘿蔔等食材雕刻出的花鳥蟲獸栩栩如生。“我拍視頻的目的,就是希望把這一技術宣傳出去,傳承下去。”

1

食材雕刻花鳥蟲獸很傳神

5月22日,人民網微博發佈一條#男子苦練食品雕刻20年 作品精緻逼真#的視頻,視頻中主人公許君將瓜果蔬菜雕刻成精美藝術品。

記者通過視頻看到,經過精雕細琢,南瓜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龍頭。許君的作品中,還有用白蘿蔔和紅蘿蔔雕刻的雄雞,用青菜雕刻的孔雀,令人賞心悅目。而用麵筋雕刻的下山虎、馴鹿等形神兼備、精緻逼真。

說起拍蔬菜雕刻視頻一事,許君說,他的蔬菜雕刻不但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還有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為了讓更多人學習這一技術,他把蔬菜雕刻拍成視頻,供網友欣賞。

視頻一經傳播後,就受到網友的圍觀,紛紛點讚:“好厲害,栩栩如生。”還有網友說,食品雕刻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從削蘿蔔開始,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匠人的匠心獨運。

2

每天用上百斤食材練習

“鼻子位置要儘量寬些,儘量標準一點。”記者見到許君時,他正在教學員雕刻一個侍女頭像。一塊胡蘿蔔,在許君的手裡經過簡單的削刻,就把侍女的大致雛形定了下來。在製作過程中,許君一邊雕刻,一邊給學員講解注意事項。40分鍾後,一件精美的侍女頭像成形。

許君說,他讀書的時候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後就到酒店學廚師。當時的理想是當一名廚師。而進入酒店後,看到師傅們用蔬菜雕刻花鳥蟲獸作擺件,栩栩如生,“我就有了學習蔬菜雕刻的想法。”

許君剛開始學習蔬菜雕刻時,就拿白蘿蔔來練手法。“從切蘿蔔到削蘿蔔,每天都要使用上百斤蘿蔔。”許君說,他在不斷練習中尋找手感。有了手感後,又在白菜、青菜等相對較軟的蔬菜上練習。

經過不斷地練習,許君的蔬菜雕刻作品有了一些起色。“光靠自己摸索還是不行的,還得找老師指點。”許君說,那些年,他遍訪名師,豐富自己的雕刻技術。先後製作出金玉滿堂、相依相伴、心心相印、嫦娥奔月等精緻作品,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許君說,食材雕刻最主要是要入眼,比如要雕刻一隻老虎,首先要觀察老虎的習性,“在製作過程中,老虎身體比例、結構這些都要掌握好。”許君記得,他在雕刻下山虎前,還到動物園去觀察老虎,“老虎在行走時,身體雖然很軟,但是腿部的肌肉卻很有力量。”老虎下山時,它的前腿肌肉繃得很緊。“把這些細節上的東西融入作品,才能讓作品栩栩如生。”

3

盡心傳授蔬菜雕刻技術

這些年,許君多次參加過國家、省、市組織的食品雕刻大賽,獲得業界好評,部分作品還獲得過國家專利。

許君出名了,有不少人找到他,跟他學習蔬菜雕刻技術。“我當時就想,乾脆成立了一個蔬菜雕刻培訓學校。”許君說,這樣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蔬菜雕刻系統教學中,帶出更多的弟子。

“到目前為止,我已帶出上千名學員。”許君說,有的學員已成為食材雕刻大廚,有的到烹飪學校當老師,有的開起了工作室。還有的學員,學習面塑雕刻小有成就。“蔬菜雕刻不能長期保存,他們主攻面塑雕刻,讓每一件作品成為工藝品。”

做一個果蔬雕塑工序繁雜,可能要打無數次線稿,還要考慮用什麼材料等問題。“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雖然累,但是累得開心。”許君說,他在教學過程中會拍攝製作過程,通過社交平台進行傳播,“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食品雕刻,並把這一技術傳承下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周洪攀王祥龍見習記者崔瑤

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