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宣傳月|投投是道:公募基金的防非反詐實踐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應用軟件迅速普及,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非法證券期貨基金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想“輕鬆賺大錢”的心理,編造誘人的“投資前景”,設下重重陷阱,誘導投資者落入詐騙的深淵。

值全國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之際,近日,長城基金客戶關係部副總經理劉融應邀做客《投投是道》節目。《投投是道》是由深交所與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聯合出品的大型投教訪談類節目,自2020年起已連續推出四季,累計收看量超過千萬人次。

節目中,劉融帶來《公募基金的防非反詐實踐》主題分享,他從公募基金公司的視角出發,為廣大投資者揭示與公募基金相關的詐騙慣用伎倆,並分享了一些實用的防範技巧。

關於如何防範日益複雜的詐騙手段,劉融表示,守住我們自己的“錢袋子”要堅持“三不三多”原則:

未知鏈接不點擊。不輕信來曆不明的鏈接、二維碼及網站,投資者需要查詢公募基金信息時,應注意在監管網站、基金公司官網或官方微信、APP等獲取準確的信息。

未知信息不輕信。不隨便輕信來曆不明的電話、短信、微信等,投資者可以在基金公司官網等公示平台找到基金公司的客服熱線,如有疑問可以隨時打電話諮詢確認。

個人信息不透露。不可隨便對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家庭信息、金融資產、賬戶信息等。

人員身份多核實。對於自稱是基金公司員工的人員,一定要多方核查。可通過基金業協會官網的公示信息查詢中找到“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註冊信息”,輸入對應的公司名稱即可查詢到該公司名下所有持有基金從業資格證的在職人員,或是在該公司官網查詢銷售人員的公示信息。

購買產品多核實。在購買產品之前,一定要到證監會、基金業協會等官方網站上去核實產品是否經過備案、批準,防止買到假產品而造成不必要的錢財損失。公募基金可通過中國證監會官網進行核實,資管計劃或私募基金可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的相關模塊進行核實。

轉賬彙款多核實。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只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也只能以公司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如在購買基金時需要彙款,也一定要確認彙入賬戶為基金公司官方公示的真實賬戶,在轉賬彙款前更要再三核實。如果收款賬戶為個人賬戶或與該機構名稱不符,請果斷拒絕。

免責聲明:本通訊所載信息來源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員個人判斷,但本公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此通訊並非對相關證券或市場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達的意見可能會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訊不應被接受者作為對其獨立判斷的替代或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關機構、僱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此報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進行派發、複製、轉載或發佈,且不得對本通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個公民都有舉報洗錢犯罪的義務和權利。每個公民都應嚴格遵守反洗錢的相關法律、法規。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