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說|工業富聯董秘劉宗長:踐行ESG理念 助力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新浪財經主辦的2024(第十屆)金牌董秘評選重磅來襲!評選期間,新浪財經推出“董秘說”專訪活動,聚焦新質生產力、ESG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探討企業如何在實踐中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在ESG的驅動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並通過董秘視角帶領投資者深入瞭解公司情況。本期,董秘劉宗長帶你走進工業富聯>>(給他投票)

新浪財經: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

劉宗長:大家好,我是工業富聯董事會秘書劉宗長,很高興參加新浪財經的活動,跟大家一起探討與交流。

工業富聯是全球領先的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2018年在A股上市。上市以來,我們緊緊抓住數字經濟與AI的曆史機遇,並基於超過30年的高端智能製造的行業經驗,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居電子製造服務產業全球第二。

秉持“數據驅動、綠色發展”的發展戰略,工業富聯積極開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近年來AI業務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公司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業績都取得了顯著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尤其是2024年一季度,工業富聯實現營收1186.88億元,同比增長12.09%,歸母淨利潤41.85億元,同比大增33.77%;公司三額三率均實現三升,都創下了上市以來同期新高。

未來我們會繼續聚焦AI、加速推動全球佈局、推進機器人化、智能化、數字化和自動化“四化”建設,同時持續踐行EPS+ESG的永續經營方程式,持續為數字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新浪財經:您如何理解 ESG?ESG 在當今企業競爭中的重要性如何?

劉宗長:在ESG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盈利能力不再是衡量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唯一指標,ESG正成為定義好公司的重要標尺。而隨著國家“雙碳”戰略、全球可持續議題不斷融入企業的發展進程,ESG對於企業而言,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首先,從投資市場來看,PRI負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與ESG投資熱潮緊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超過5,300多家機構簽署PRI,管理資產總規模已超121萬億美金,並繼續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涉及公募基金、證券、銀行和保險等多個領域。

其次,在與資本市場的連接性上,ESG評級將企業ESG表現與資本市場ESG指數掛鉤,並關聯投資者信心,通過鏈條式的傳導,企業踐行ESG逐漸成為上市企業實現永續經營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通過披露ESG工作,向投資者展示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從而提升估值;於此同時,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環境保護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成果,更有利於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和評估公司的長期價值。

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已連續5年發佈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今年我們首次將社會責任報告更名為“可持續發展報告”,這兩天會正式對外發佈,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新浪財經:工業富聯在ESG領域的關注重點是什麼?如何將 ESG 融入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劉宗長:作為全球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的領軍企業,工業富聯在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也深刻理解ESG的重要性。

早在上市之初,我們就將ESG作為公司戰略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並上升到公司的最高管理範疇,由董事會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最高機構,自上而下建立了從董事會到事業群分會的完整內部運作機制,我們堅持“永續經營=EPS+ESG”的雙 E 方程式,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不僅僅要懂得怎麼替股東謀福利(EPS),同時對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也要做出相應的貢獻。

對我們而言,E、S、G的任何一面都同等重要,2023年我們明確提出了“更綠色、更和諧、更規範”的ESG 願景,更綠色,是指環境(E)層面,我們要以身作則,打造更加高效節能的工業運營模式;更和諧,是指在社會(S)層面,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提倡幸福共享,努力為員工營造平等多元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擁有公平可期的職業前景,增強員工幸福感和歸屬感;而更規範,是在公司治理(G)層面,我們堅持高標準的公司治理原則,不斷健全風險管理體系,穩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將ESG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組織文化與企業日常營運中。

新浪財經: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公司在節能減排、減少廢物排放、綠色生產等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劉宗長:新質生產力一定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客觀上就是在發展綠色生產力。工業富聯一貫堅持 “數據驅動、綠色發展”的經營理念,我們將可持續發展能力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工業富聯不僅是參與者,更是誌在成為引領者。

首先,在節能減排方面,工業富聯遵循“減少運營排放、能源結構轉型和碳抵消與碳捕捉”的 3R 路徑,取得了顯著的減碳成果。2023年我們共計推動952項的節能減排項目,全年減少碳排放15.8萬噸,碳絕對排放量同比再減少 51%,提前一年於2022年實現碳達峰;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 61%,提前達成了2025年目標;這不僅體現了對氣候變化的積極響應,也為公司長期的減碳策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在製造行業,工廠的廢棄物處理至關重要。工業富聯採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於2020 年9月啟動廢棄物零填埋計劃,全面落實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通過對廢棄物全生命週期管理,從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多個環節,將傳統的廢棄物管理轉變為綠色可循環的資源管理。截至2023年12月,公司旗下有12家子公司斬獲 UL2799金級及以上認證,在廢棄物處理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並計劃2030年實現重點碳排放&重點排汙單位100%覆蓋。

最後,在綠色生產方面,我們從能源管理、綠色產品、供應鏈優化等多個維度開展,比如我們實施了全面的能源管理系統,通過智能化監控和數據分析,優化能源使用效率;積極採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致力於研發綠色產品,把環境因素、綠色屬性融入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以提高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環境性能。去年一年,工業富聯的節能環保投入就達到了9億元,累計建成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12座、90%的生產投產單位通過ISO 14001認證。

新浪財經:公司在推動ESG的進程中,有哪些創新性的方式方法和技術手段?

劉宗長:工業富聯的數字化智能製造技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將數字化創新技術,視為提升效率、管控成本、監控品質的關鍵手段。我們不但要求自身減排,更期望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協助供應商、合作夥伴實現低碳發展的目標,助力國家碳中和的達成,成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踐行者和賦能者。

我們連續五年入選了國家級“雙跨”平台,目前已賦能打造了9座世界燈塔工廠、超30座“智慧工廠”,為超過1,500家企業提供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服務。

舉個例子,去年12月,工業富聯旗下的AI服務器工廠成功入選世界經濟論壇新一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成為全球首家 AI 服務器“燈塔工廠”。通過在訂單預測、倉庫和生產調度、產品設計以及質量和組裝測試等領域引入AI用例,AI 服務器工廠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73%,產品不良率降低97%,交貨期縮短21%,單位製造成本降低39%。

2023年,我們贛州智能製造園區的智能安防平台上榜《財富》雜誌最具影響力物聯創新榜單。這是我們基於自身數字化轉型經驗推出的“ESG物聯網數智平台”,基於ESG物聯網平台的智能安防管理,實現人行崗位的人力減少50人以上,安全門點檢時間縮短了1/3,園區巡檢工作量下降70%-80%,同時將災難發生率降低80%-90%。

新浪財經: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實現共贏發展?

劉宗長:對於工業富聯而言,我們認為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二者互為促進,需要同頻共振、融合發展,在經濟上實現穩健增長的同時,也能夠在社會責任上做出積極貢獻。

在具體舉措上,首先我們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採取長遠和可持續的視角來評估投資和業務決策,確保業務決策考慮到經濟和社會責任的雙重目標,實現同步增長;其次,通過與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社區等利益相關者的持續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攜手共同發展,實現共贏;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我們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於此同時創造社會價值;最後,我們建立了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以識別、評估和控製可能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風險,並通過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讓社會各界瞭解我們的ESG深入實踐和成果。

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平衡發展,是工業富聯長期追求的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我們相信,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實踐,不僅能夠推動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更能攜手各方夥伴,一起向著更綠色、更和諧、更規範的美好未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