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紅利ETF(562060)放量上漲1.21%,半日成交額8061萬元!近期回調期間,資金越跌越買,連續10天獲淨申購

6月28日,標普紅利ETF(562060)漲1.21%,放量成交額8061萬元。昨日,標普紅利ETF(562060)獲得2955萬元資金淨申購,近五日、近十日該基金均獲得資金淨流入。

今年以來,主打穩健防守、高股息的紅利資產成為資金追逐的“香餑餑”。但5月22日以來,紅利資產有所回調,這是今年以來紅利板塊最大幅度的調整,回調時間超過1個月。但紅利投資的熱度仍未消退。多家券商在中期策略會上表示,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依舊值得關注。

對於近期紅利板塊調整的原因,中信建投認為,階段性兌現壓力和紅利板塊日曆效應是主要原因。從曆史上看,紅利板塊的表現具有明顯的日曆效應。統計2016年以來紅利板塊各個月份的表現可以發現,中證紅利指數在6月的平均超額收益最低,為-3.86%;平均勝率最低,為13%。

多家券商在中期策略展望中仍強調紅利的投資價值。申萬宏源證券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傅靜濤表示,價值管理正在重塑A股審美。新“國九條”開啟了A股價值管理的新範式,公司治理、股東回報成為A股重要的新審美。廣義高股息投資是新的A股“第三排序審美”,有成長做成長,沒成長做高股息,而不是做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交易性機會。

傅靜濤說,新“國九條”可能為A股帶來萬億級別增量資金,主要來自險資權益配置比例提升。為滿足險資增量配置需求,可能需要高股息股票總流通市值翻倍增長。新“國九條”落地執行需持之以恒,但也別低估了高股息資產的擴張速度,如果按照趨勢外推,可以被投資的高股息資產越來越多,自身規模翻倍可能只需要2年至3年時間。

展望下半年投資機會,高股息成為券商重點關注的領域。銀河證券認為,投資者風險偏好逐漸回升,但總體仍處於曆史低位,因此高股息(紅利)行情有望延續全年。

國信證券認為,6月以來,A股公司陸續完成除權除息,分紅部分價值流出,估值股價同步下修,往後半年到八個月維度積累新的未分配利潤,“填權慢修復”可期。中國資產當前股東回報處於曆史高位,新“國九條”後企業躬身踐行股東回報提升。

外資機構也持有類似觀點。高盛稱,中國紅利資產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在政策、自由現金流、降息等因素的催化下,高股息概念有望繼續衝高,紅利資產受追捧可能成為一個結構性的長期趨勢。

華泰證券表示,6月27日市場的反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科技股作為最能提升市場情緒的板塊之一,它的上漲往往能帶動各板塊的回暖。但目前成交量並沒有明顯回升,仍代表部分資金選擇觀望。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彙率突破7.3,北向資金受此影響流出多日,這也是近日股市低迷的原因之一。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仍有變數,已經有官員表示年內不降息。中美利差的局面導致國內貨幣政策執行難度加大,目前國內資產荒的局面短期仍很難解決。操作上,繼續關注紅利策略。

國元證券認為,2021 年以來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高票息固收資產規模收縮,存款利率下調,無風險利率有效回落,凸顯了高股息資產的“類債價值”。2024 年以來,低風險偏好的險資等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高股息率的價值風格個股更受資金青睞。

國元證券表示,近年來,國內部分行業投資增速放緩,企業資本開支收縮,A 股整體分紅比例和分紅數量都在提升。政策持續強化分紅導向,新“國九條”強調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監管,高股息資產投資邏輯有望持續強化。

國元證券還提示,以紅利指數為代表的單一紅利策略還存在一些投資“陷阱”。

第一,曆史股息線性外推陷阱,以曆史分紅計算的高股息率不代表股息支付能力與可持續性。中證紅利指數以過去三年連續分紅且股息率居於前100作為篩選標準,對比指數成分股與實際全市場股息率前100的股票組合,可以明顯看出通過曆史股息率篩選出的企業並未持續在全市場中保持高股息。

第二,單一紅利策略行業集中度高,難以兼顧高股息、穩定性與成長性。以中證紅利指數的行業分佈為例,其權重占比前四大行業分別為銀行、煤炭、交通運輸、鋼鐵,週期穩定相關行業占比超五成。第三,部分個股階段性漲幅較大,部分紅利指數一年調整一次頻率過低,引入主動策略動態調整能顯著提升策略收益。

綜合來看,紅利策略目前的位置談不上過熱,且在複雜環境中的配置優勢更為凸顯。從中長期視野看,低利率環境或許將成為新的常態,新一輪注重價值重塑的投資浪潮或許已然悄然興起,而紅利資產已然在迎接新的時代。可借道標普紅利ETF(562060),一鍵佈局高股息、高分紅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