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教父”劉積仁:全球化不是認知,而是能力 | WeTalk

文 | 新浪財經 羅寧

伴隨著通用技術集團的戰略投資,東軟醫療成為央企和民企在醫療設備領域共創的典範。

近日,《新浪財經 · WeTalk》欄目獨家對話該投資背後的推動者——東軟集團董事長、東軟醫療董事長劉積仁,他分享了AI技術對醫療行業帶來的諸多改變。

在他看來,過去幾年,大量中國企業出海,但真正成功者為數寥寥。背後的原因在於“能力”與“認知”方面的差異。

中國企業要走向國際化,需要具備全球化的能力,這包括深入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法規和產品需求,並通過長期實踐積累經驗。“全球化是時間和實踐的積累。同時,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是在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降低成本,滿足社會對健康醫療的強烈需求”,劉積仁說道。

以下是本次對話內容(為方便閱讀,略有修改與刪減)

新浪財經:在人工智能和醫療領域的結合方面,中國企業要怎麼做?

劉積仁:一是需要好的數據。以東軟為例,在中國有超過30%的醫院信息化是我們建設的。中國醫保方面的支付,大約40%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我們參與其中。從數據的角度,我們能看到電子病曆和檔案,還有大量的影像數據。我們談到人工智能,就要談到數據,沒有數據就沒有智慧。

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特別好的應用場景,比如說在影像診斷,我們會把影像診斷的智能技術嵌入到設備中,設備就變成了具有智慧的一台機器,以後設備就可以來看影像掃瞄之後的數據。

此外,我們還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模式。比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看某一種疾病的方法學,讓它變成一種服務,甚至變成一個平台。這樣我們就可以使得一些偏遠地區的醫生,可以獲得一個好的醫生助理。

對東軟來講,從大模型到今天的智能體,我們所有的解決方案里都有這種需求。它就變成一個自然的過程,不需要和其他的產品融合。在一種閉環的環境下,就可以訓練,找到應用場景,並且能夠通過解決方案來創造價值。

新浪財經: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在出海,走國際化之路,您認為國際化有哪些挑戰?

劉積仁:全球化本身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認知。想成為一個全球企業,這個過程需要時間。要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包括法規,包括他們對產品的需求,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煉。對我們來講,東軟從建立的第一天,就走入了國際化的過程。

例如東軟的汽車軟件是覆蓋全球的,全球大部分的車廠都用到了我們的不同程度的軟件。特別是在過去的30年間,我們差不多有20年是服務於全世界的其他車廠。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大的好處,因為過去十年中國的汽車開始出海了,我們就已經有了面向全球的汽車軟件平台為他們服務。因為中國汽車出口到不同的國家,需要符合不同國家的規定,而我們事實上已經有了積累和產業的經驗。

所以對於企業出海,第一是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積累到最終走向全球化的過程。全球化本身就是一個投資的過程,它不是單純的一個行動,是面向未來長線的投資,只有這種積累才能使企業實現全球化的最終目標。

另外,醫療領域也是如此,現在東軟的大型醫療設備從CT、核磁、彩超已經賣到全球110多個國家,但這個過程中也是我們從第一天開始,一步一步地摸索實踐,我們為此已經走過了20年。

新浪財經:AI大模型技術,怎樣能實現更公平、更平價的醫療服務?

劉積仁:健康領域對技術的需求是特別強烈的。因為過去的醫學知識和能力都與個人、醫院甚至某一個地區有關。這也導致了我們有病就要去找醫生,點名找醫生,或者到另一個城市看病。那技術要解決什麼呢?就是要讓醫療回歸本質,要公平和可及。通過AI技術能夠讓治療診斷的質量提升,費用比過去更低。這是健康醫療領域應用AI技術所形成的一個趨勢。

此外,健康醫療又是一個巨大的消費領域,我相信健康醫療的需求比電商領域更大,因為它不僅僅涉及每個人,還涉及每個家庭,還涉及社會的醫療支付體系和整體服務,也是國家的使命。

所以健康醫療領域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好的領域,它對每一個家庭的健康生活,對整個社會的和諧都有重要意義。它讓我們對疾病有更深的認知,找到治療疾病最好、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

新浪財經:企業應當如何解決AI人才短缺問題?

劉積仁:我覺得判斷還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工智能領域特別寬泛。從教育角度,要更重視基礎教育,比如數學和算法的教育,因為技術的演變特別快。而在產業方面,我們要注重細分領域的選擇,在人工智能領域,哪些方向可以成功,哪些可能別人做得更好。我認為在這個領域,企業不僅要有理想,還要做出精準地判斷,因為很多理想的目標並不屬於你。

在東軟看來,我們在醫療和大健康領域擁有人才優勢。這個優勢不僅僅是在中國,就算我們參與全球競爭也會有優勢。因為中國人口眾多,數據和應用的場景也很複雜,這給了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機會。但是做基礎的模型,國內已經有好多公司在做了,全球也有很多好公司,這就不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任何一個企業在選擇他的技術路線時,更重要的不僅僅是看技術趨勢和技術本身的發展空間,也要對自己有清晰認知,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這一點比認識技術本身和市場空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