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基金】資產配置:投資里的免費午餐(一)

投資大師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有句名言“資產配置是投資市場唯一的免費午餐”。意思是通過資產配置,我們可以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優化我們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來做資產配置,如何享用免費的盛宴。
第一問題自然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做資產配置?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2個小故事。
故事1:2000年進入新千年不久,摩根士丹利投資集團創始人戴維·達斯特(David M.Darst),受邀為一家雄心勃勃的互聯網公司的30歲創始人兼CEO和50歲會計師兼首席財務官提供投資建議。達斯特提議將一部分資產轉化為一個多元化資產配置計劃,CEO拒絕了提議,還說“我的20億美元淨值會變成100億的,你就等著瞧吧!”相反,CFO認真聽取了論述,說道“我希望抓牢這筆意外之財,並使之隨著時間增值。”
之後,美國科技股泡沫破裂,CEO的伊卡洛斯式金色翅膀融化,栽到地上,而採取資產配置策略的那位CFO的身價超過了他的老闆。
故事2:小王和小李是畢業後剛工作三年的好朋友,小王把每個月花銷之外的所有錢全都用來買了股票,小李只拿出一部分積蓄投資在股票上,其他留作活期、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小王有時賺了很多欣喜若狂,有時虧損很大陷入沮喪,經常向小李抱怨壓力大、精神緊張,還經常要找小李借錢周轉。小李的投資雖然也有波動,但是整體比較平穩,平時不需要花多少時間看盤,可以專注在工作上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性。
如果互聯網公司的CEO能預測科技股未來100%持續上漲,那麼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把所有資產都投資到公司的股票上。然而實際情況確是,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股票市場里,總會有陰晴變換波動無常,把所有的籌碼放在一個資產上,無異於賭博。
最重要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認識到未來無法預測,但可以先作好準備。—— 橡樹資本聯席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
資產配置不會幫我們實現一夜暴富,而是作為一種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有效手段,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尋找相對確定性。
資產配置還會為我們提供一個額外福利,就是從心理層面,可以通過降低我們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從而緩解我們的投資焦慮。
資產配置第一步,不是認識市場而是認知自我
資產配置的本質是選擇一個有著多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共同幫助我們實現投資目標,是一種認清自我、應對市場的理性方法。
達斯特在其《資產配置的藝術》書中提出,正確的資產配置需要五個簡單步驟,其中第一步
是努力瞭解自己,瞭解你的專長、你的能力和弱點、你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買基金或者銀行理財之前,會先有一個風險測評的環節。我們需要最先瞭解的並不是哪個產品最能賺錢,而是哪個產品最適合自己。
製定計劃需要的信息包括,我們的個人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甚至行為和性格特點。我們還需要瞭解所要投資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基金、理財、活期、房產等是什麼,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收益和風險都有哪些。

剛開始我們可能更加關注收益,往往容易忽略風險。但是只有事先對資產的風險有充分的認知,清楚我們願意承受多大的風險,才能在挑選資產時儘量建立一個安全邊際。做好了這一步,當發生火災時,大家都拚命擠在逃生出口時,你已經有了理智的逃生計劃。
投資目標也直接決定了我們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目標不是簡簡單單的5%或10%一個數字。如果你是一位年輕的家長,要為子女攢長達15年的教育經費,和你有一筆資產打算1年後買房,顯然資產配置計劃是不一樣的。
多元化≠數量多,如何放雞蛋風險更小?
當我們知道了為什麼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往籃子裡放雞蛋不容易碎。
我們清楚,如果一種資產價格下跌了50%,那麼需要上漲100%才能漲回原來價格。
資產配置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投資,把資金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類別、行業、地域、市場等,避免所有資產同漲同跌,降低一個資產下跌對整個組合的影響,使得我們不必每天祈禱能上漲100%回本。
這裏所說的多元化,不是簡單的數量多。
例如,一位投資者同時拿著同一個行業10只股票,那麼當這個行業受政策或經濟事件的影響,就會出現同漲同跌。再例如,一位投資者同時拿著10只不同的基金,但是每隻基金中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重倉股票,那麼也很容易受相同因素的影響而共同漲跌。
多元化投資是為了提高組合的穩定性,合理的多元化在於資產的較低甚至負相關性。

我們假設有A、B兩種資產,A風險和收益較低;B風險和收益較高,如果A、B之間的相關性分別為-1、0.5和1,那麼C1、C2和C3三個點代表著相同收益但是不同風險的三個組合,C1的風險最低。也就是說,當A和B是負相關性時,組合收益不變,卻可以更加安全和穩健。
所以,放一些雞蛋、麵包、牛奶在我們的籃子裡,更多樣化也更有營養。
預告:下一期我們會介紹,資產配置有哪些比較典型的策略。歡迎大家下期收看。
風險提示:本材料中的觀點和判斷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或實際的投資結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其中的觀點和判斷不會發生任何調整或變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基金產品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行與管理,銷售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風險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