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再入“火海” | 能見派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與服務商富士康科技集團近日宣佈,將攜手合作夥伴投入新能源領域,並逐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電動車和能源儲存方面的佈局。富士康產品長蕭才祐表示,未來會將技術應用於電動車產業和新能源領域,並與能源產業龍頭廠商擴展清潔能源供應鏈本地化和垂直整合。

這一系列表態再次讓市場關注到富士康在儲能領域的雄心。

而儲能市場目前已經是一片“紅海”,這一領域在今年已經出現增長放緩的跡象。從各家企業盈利情況看,今年的半年報數據顯示,70家儲能相關上市企業中,29家企業淨利潤下降,其中,星雲股份、智光電氣、科陸電子、瑞浦蘭鈞、利元亨、高瀾股份淨利潤下降幅度均在100%以上。

富士康此時宣佈再入儲能,意欲何為?

四面出擊

今年以來,富士康在儲能領域大動作頻頻。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7月2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與河南省政府簽訂了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的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儲能電池、數字醫療和機器人產業基地等項目落地實施。富士康還宣佈將在鄭州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要在河南省再造一個“新的富士康”,專注於加速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字健康和機器人產業落地。

為了組裝蘋果新款手機iPhone16系列,鄭州富士康從8月開始就被爆出突擊“高薪招工”“兩週進場新員工至少5萬人”。但分析人士認為,富士康在鄭州新建的總部大樓,和傳統的手機組裝業務並無關係,而是為了迎接新能源浪潮,主要業務是新能源汽車整車、儲能電池、數字醫療和機器人產業等。

富士康還在鄭州航空港佈局發展固態電池產業,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製造,還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佈局電動汽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

也是在8月份,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富士康正計劃在印度建立一個電池儲能系統(BESS)部門,以拓展在印度的業務並抓住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其實早在2022年6月,富士康就進軍儲能,在台灣高雄建立首家電池工廠,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用於電動巴士、電動乘用車和儲能系統。

為何今年還要去印度做儲能?

分析人士認為,富士康之所以看中印度,是因為其將印度視為電池存儲業務的關鍵市場。而且,印度電力部的一份提案報導表示,印度政府正準備為生產電網用儲能電池的企業製定一項數十億美元的新補貼計劃。

除了佈局製造端之外,富士康還通過入股頭部企業、設立基金等方式,逐步擴大儲能版圖。2023年,富士康入股上海采日能源,持股比例2.39%。采日能源當年在國內儲能系統出貨量榜單上排名前十。

今年3月,富士康宣佈與旭智資本合資成立綠能資產管理公司並擬發起設立綠能開發基金。雙方合資設立資本總額人民幣20億元的綠能資產投資公司,聚焦綠色發電項目,最終目標每年取得20億kWh綠電權益。雙方規劃發起設立目標規模人民幣70億元的綠能開發基金,佈局太陽能、風能及配套儲能等綠電產業,預估可取得60億kWh綠電權益。

富士康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儲能的佈局在前期籌備階段,基金未來也會發揮相應的協同作用。

技術方面,隨著全固態電池概念近年來持續升溫,這一領域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一汽、上汽等大企業先後給出了量產時間節點。而富士康在固態電池方面也有佈局,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泰華工2017年就以10億元入股寧德時代,重點推動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究。

可以說,富士康在儲能領域的佈局已經比較全面了。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富士康儲能板塊至今為止,在行業里的存在感仍不太強。

躍入“紅海”?

儲能行業經曆了一段高速增長階段,尤其是工商業儲能領域,眾多新企業湧入,市場規模迅速膨脹。但進入2024年,市場並未延續前一年的火爆態勢,反而出現了增長放緩的跡象。EESA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工商業儲能裝機量約為2.5GWh,同比增長近50%,增長遠低於預期。

從企業盈利情況看,今年的半年報數據顯示,70家儲能相關上市企業中,29家企業淨利潤下降,其中,星雲股份、智光電氣、科陸電子、瑞浦蘭鈞、利元亨、高瀾股份淨利潤下降幅度均在100%以上。

行業競爭的加劇幾乎影響了產業鏈內所有企業。各類型儲能企業的增收不增利情況明顯,包括電池企業、鋰電設備企業、PCS企業、溫控及熱管理企業、EMS/BMS企業,以及部分儲能系統集成企業都存在此種情況。尤其是材料企業,營收水平明顯降低,且淨利潤減少。

據觀察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千家工商業儲能集成商中,約有20%的企業沒有訂單,生存狀況堪憂。尤其是資金、技術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正加速出局。

儲能市場的增長放緩,被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大規模的產能擴張與資本湧入,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新能源配儲項目利用率低,也影響投資者積極性;隨著電力現貨交易的普及,部分地區工商業儲能項目的收益率下滑,使需求增長乏力等等。

富士康此時加快入局儲能,被行業分析人士稱為如同“躍入火海”。那富士康的“防火牆”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種質疑,富士康內部人士表示,前期會依託全球園區以及供應鏈上下遊開展工商業儲能業務,後期待具備一定能力後,再切入源網側。“富士康有很多商業合作夥伴,目前來看前期的業務渠道還是很廣的。”

上述人士表示,“首先把國內園區做好,做好產品,做好運營,打好基礎,這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

儲能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工商業儲能的“跨界玩家”,富士康的優勢在於家底比較豐厚,即使成本高昂也敢於“砸錢”打價格戰,在中短期內也耗得起,另一大優勢則是其原領域內充足的客戶資源,往往一簽就是大單。

“但不容忽視的是,其‘家底’所在領域競爭也異常激烈,因此不容懈怠,同時也要警惕擴張風險,一方面是由原領域向儲能跨界的風險,一方面是跨界儲能後的進一步擴張風險。”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