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一週漲價50%!誰在哄抬泡泡瑪特?
文 | 新浪財經 徐苑蕾
距離發售僅一週,泡泡瑪特的天使面孔Zimomo搪膠臉公仔轉賣價已經漲至約2000元,而其發售價為1299元。
一個上千元的玩偶本就讓非玩家大呼“不理解”,短時間內漲價50%,又讓人感慨,“炒泡泡瑪特比買理財還賺錢。”
事實上,近些年,泡泡瑪特LABUBU搪膠、SP等系列以及一些隱藏款盲盒都被炒至高價。究竟是誰在哄抬泡泡瑪特?
有玩家直言,“黃牛簡直把我們當成提款機。”而泡泡瑪特對於黃牛問題的坐視不理,讓很多老玩家紛紛退坑。黃牛不僅利用外掛軟件搶購囤貨,此外還屢次被爆出與泡泡瑪特店員“裡應外合”進行刷盒,以至於越來越多玩家買不到也買不起自己喜歡的IP。
新浪財經還發現,泡泡瑪特的黃牛產業鏈已經衍生出“上號-推送-代賣”的一條龍服務,黃牛通過登錄別人賬號代搶高利潤的產品,然後再代賣進行利潤分成,這種服務也被一些黃牛稱為“魔法車科技”。
泡泡瑪特將潮流玩具從亞文化轉變為大眾文化,不過與此同時,這家市值近千億港元的公司也似乎正在潮玩行業中推動了一個“人人皆黃牛”的時代。
一週漲價50%,跑贏理財
近日,泡泡瑪特發佈了多款新品,包括天使面孔的Zimomo搪膠臉公仔、Molly小熊麵包,以及小野Hirono人偶熊貓手辦,發售價分別為1299元、399元和199元。
新品一上線就“秒沒”“泡泡瑪特搶不到”話題登上熱搜。很多人對此“不理解”,覺得泡泡瑪特在大搞饑餓營銷,也有人追問,“一個布娃娃值上千塊?”而不少泡泡瑪特玩家則感慨道,“比演唱會的票還難搶。”
新浪財經發現,前述三款產品的轉賣價水漲船高,比如Zimomo產品的價格在潮玩二手平台上的成交均價已經漲至2000元左右,距發售短短一週時間溢價率達到50%。
事實上,近些年,泡泡瑪特LABUBU搪膠、SP等系列以及一些隱藏款都被炒至高價,有玩家甚至調侃稱“可以當作理財產品了。”在二手平台上,去年12月發售的LABUBU和Vans的聯名款發售價為599元,轉賣價已漲至約8000元,2022年12發售的Monster Zimomo 3代的轉賣價約14000元,而發售價僅為1853元。
“黃牛簡直把我們當成提款機。”泡泡瑪特老玩家小顏(化名)說道。小顏坦言,雖然算不上“瘋狂玩家”,但是為了抽盲盒,一年下來的花費也要好幾千塊。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歡的IP,自己就曾多次買下整箱盲盒,也就是所謂的“端盒”。
不過,隨著泡泡瑪特不少產品溢價水漲船高以及搶購到的概率越來越小,小顏已經正式退坑。在不少玩家看來,泡泡瑪特的黃牛問題罄竹難書,黃牛不僅利用外掛軟件搶購囤貨,此外還屢次被爆出與泡泡瑪特店員“裡應外合”進行刷盒,以獲得稀有或者限量版的產品。
“一般來說,門店是最難抽到隱藏款的,在天貓等線上渠道還比較有機會。”小顏向新浪財經透露稱,有經驗的店員通過搖盒子、聽聲音或者掂重,憑藉一些細微的差異就能猜測出盲盒內是否有隱藏款或者限量款,然後再把這些盲盒賣給黃牛。“黃牛自己也會控價,比如互相倒手保證價格不往下跌。”小顏說。
泡泡瑪特的黃牛問題還不僅限於內地,在泰國、中國香港等地的泡泡瑪特也遭到黃牛的“圍攻”。去年,泡泡瑪特泰國門店開業時,泡泡瑪特門店發佈公告發放排隊號碼卡,但隨即出現了黃牛購票招聘的情況。還有網友表示,在香港泡泡瑪特門店看到老人通宵代排,前100名的顧客直接端盒掃貨。
真愛粉退坑,人人皆黃牛?
如果說,黃牛是哄抬泡泡瑪特價格的罪魁禍首,那麼在這背後還有不少“幫兇”。新浪財經瞭解到,泡泡瑪特的黃牛產業鏈已經衍生出“上號-推送-代賣”的一條龍服務,不少人會將自己的手機號提供給黃牛代搶,並與其進行利潤分成。
“最近都是幾百幾百地‘吃肉’,每天放量放得大,幾乎每天都在爆單。”一位黃牛稱。一位潮玩收藏人士則告訴新浪財經,“一個號需要綁定一個手機號碼,黃牛自身弄不到那麼多號碼,就需要找其他人的手機號碼來衝量。”
一些黃牛將這種服務稱為“魔法車科技”,代搶費用為“車費”。簡單來說,賬號提供者在黃牛自建的系統中完成微信登錄,並付給黃牛一定押金。後續在泡泡瑪特小程序中,黃牛會通過機器自動代搶有利潤空間的產品,賬號提供者完成訂單支付。當黃牛成功溢價轉賣並剔除“車費”後,再與賬號提供者按比例分成利潤。
前述黃牛人士表示,“押金金額要根據搶購產品的利潤來定,利潤按55分。如果利潤達到4位數,就需要先給1000元押金,搶到了多退少補,沒搶到就退回。我們有自己的交易群,代賣後會發交易截圖。”
而前述潮玩收藏人士則稱,“黃牛的代賣其實很難監控,因為主動權在黃牛,每個黃牛賣出的價格會不一樣,全靠黃牛的誠信度。所以很多資深的玩家都只會通過現實中認識的人或者是曾多次交易可信賴的人進行代搶代賣。”
該人士還提到了,如果黃牛代賣不成功或者搶到產品後行情價格卻突然跳水了,那麼產品只能留在賬號提供者自己的手裡。此外,因為在黃牛自建的系統中登錄過微信賬號,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品溢價走高的紅利驅使下,除了“專職”黃牛之外,不少泡泡瑪特的玩家也逐漸變成了所謂的“粉牛”。也就是說,即便不是自己喜歡的款式,但是存在一定溢價空間,部分泡泡瑪特粉絲也會試著搶購,搶到後再轉手賣出去。
“第一次搶購後轉手賣出賺到了幾十塊錢,但慢慢地搶到了越來越多別人搶不到的產品,出售的金額也越來越大,單件成交賺取的利潤也越來越多。”一位“粉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稱,“最高的時候一件藏品就能賺近2000塊,近半年來,從賣出LABUBU北京限定的搪瓷罐開始,已經大大小小賺了2萬塊。”
結語
2019年從新三板摘牌時,泡泡瑪特市值還不足10億元。次年,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站上千億港元。今年以來,泡泡瑪特股價已經上漲超過250%。
從業績上來看,受益於IP創新、品類拓展以及全球化戰略,泡泡瑪特仍是一傢俱有想像空間的潮玩公司。在2024年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泡泡瑪特修改了全年業績指引,預計全年營收將漲超60%,海外營收將漲超200%。如果實現這一目標,泡泡瑪特的全年營收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毫無疑問,泡泡瑪特推動了潮玩文化的發展,將潮流玩具從亞文化轉變為大眾文化。不過與此同時,泡泡瑪特也似乎在潮玩行業中推動了一個“人人皆黃牛”的時代,在打擊黃牛現象方面,泡泡瑪特一直未採取強硬而有效的措施,讓不少真愛粉頗為失望。
小顏表示,迪士尼同樣也面臨著黃牛問題,但是迪士尼也是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比如迪士尼會限購流量IP新品,最嚴格的時候一個ID在14天內只能限購兩件,現在一個ID每天也只能限購兩件。線下則採取抽籤製,一開始是小程序登記後抽身份證號,後來是買票入園之後在園區App里抽籤,中籤了才可以在附近商店購買,每款也是限購兩件。”
小顏稱,反觀泡泡瑪特,對於黃牛問題坐視不理,沒有任何限購或實名的政策。“其實這幾年很多像我這樣的玩家都退坑了,我覺得也是泡泡瑪特對它的玩家篩選的結果,現在還在玩的都是非常瘋狂而且非常願意砸錢的人。”小顏說道,“對於泡泡瑪特來說,不管不顧黃牛的問題其實對自身的收益沒有任何影響,認真去管控可能還會增加一些麻煩或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