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盤日報:A股又見大跌!高股息順勢而起,銀行ETF逆市三連陽!資金逆行搶籌,金融科技ETF獲超2億份申購
20241115 整體複盤日報
A股又見大跌!高股息順勢而起,銀行ETF(512800)逆市三連陽!資金逆行搶籌,金融科技ETF獲超2億份申購
今日(11月15日),大盤繼續回調,滬指盤中頑強上攻,日內數次翻紅,無奈尾盤跳水,最終收跌1.45%,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亦雙雙收綠。兩市成交額合計1.83萬億元。
盤面上,高股息風格表現相對強勢,銀行ETF(512800)、價值ETF(510030)盤中多數時間紅盤震盪,標普紅利ETF(562060)盤中亦數次翻紅。大消費板塊表現亦相對亮眼,食品ETF(515710)、消費龍頭ETF(516130)雙雙跑贏滬指。泛科技表現不佳,金融科技ETF(159851)場內價格收跌5.04%,雙創龍頭ETF(588330)場內價格收跌3.76%。
消息面上,部分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重磅發佈,投資方面,2024年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23222億元,同比增長3.4%;消費方面,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8960億元,同比增長3.5%;工業方面,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
有機構表示,10月宏觀數據普遍向好,或受益於9月末央行降息降準落地、房地產支持政策大幅加碼等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陸續出台。10月市場信心大幅改善,樓市顯著回暖;此外,前期擴投資、促消費政策效果也在進一步顯現。由此,10月宏觀經濟景氣度明顯上升。
展望後市,海通證券表示,內因是影響A股的關鍵變量,當前國內政策底已現,財政政策發力或推動A股走向基本面驅動,結構上或可關注主線科技製造以及中高端製造。
招商證券認為,總體來看,11月將會繼續體現為震盪,結構分化的局面,隨著化債政策靴子落地,打開地方財政騰挪空間,對於後續助推經濟企穩回升意義重大,市場可能重回藍籌、質量風格。行業層面,仍兼顧以“穩增長”“智安醫”為主要的選擇方向。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下面重點聊聊銀行、金融科技等2個主題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市場防禦氛圍又現,銀行順勢再起,銀行ETF(512800)逆市三連陽,近10日吸金近3億元
市場持續回落,防禦風格再起,今日銀行板塊逆市走強,常熟銀行、無錫銀行、郵儲銀行等領漲逾1%。A股頂流銀行ETF(512800)低開高走,全天多數時間逆市飄紅,尾盤隨市翻綠,場內價格小幅收跌0.14%,但較大盤韌性突出,日線逆市三連陽!
消息面上,南京銀行日前公告表示,公司第一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QFII)合計持有本公司股份比例從17.04%增加至18.04%,增持比例達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已有22家上市銀行公告被股東增持,累計增持16.9億股,涉及金額超過百億元,以真金白銀彰顯對上市銀行後續發展的樂觀預期。
三季度以來,銀行板塊絕對收益邏輯延續,但受市場高彈性板塊階段強勁走勢影響,銀行的相對收益有所減弱。在市場整體回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當下銀行板塊的投資價值?
中信證券認為,銀行股的價值提升來自於投資者重新搭建人民幣大類資產投資框架下的邏輯演繹,低波穩健產品對於權益價值的保護是這一框架下資金的現實選擇,政策助力帶來的實體風險緩釋尤其是城投和地產部門信用風險的緩釋,進一步夯實銀行股的投資價值,建議積極增配。
銀河證券表示,銀行營收淨利修復,息差降幅收窄,負債成本優化效果逐步顯現,大行信貸投放和風險抵禦能力有望受益國家增資落地。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加強,促進經濟回暖。政策拐點下,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積累,利好銀行信貸投放和資產質量,繼續看好銀行板塊紅利價值。
財信證券也提示銀行板塊紅利價值或將持續,隨著地方化債推進,專項債財政資金撥付、國有大行注資、地產等一攬子政策推進,有望帶動社融信貸改善,銀行風險資產質量緩釋。在無風險利率下行大背景下,高股息絕對收益仍是板塊長期投資邏輯,繼續保持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銀行板塊獲資金借道ETF持續增倉,上交所數據顯示,銀行ETF(512800)昨日再獲資金淨流入5213萬元,時間拉長至近10日,資金淨流入8日,區間累計淨流入近3億元。
順勢而起,攻守兼備!看好銀行板塊配置性價比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銀行ETF(512800)。銀行ETF(512800)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銀行,近三成倉位佈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捕捉“高股息”主題機會;約七成倉位聚焦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等高成長性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是跟蹤銀行板塊整體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二、外部擾動加劇,同花順跌超14%,金融科技ETF(159851)收跌超5%,資金逆行搶籌
週五(11月15日),大金融板塊午後領跌下挫,金融科技板塊再度回調。截至收盤,同花順跌超14%,贏時勝、財富趨勢均跌超10%,彙金科技、恒銀科技、古鼇科技、指南針、潤和軟件均跌超7%。AI應用方向表現較為強勢,中科金財5天4板,信雅達、中科江南、銀信科技、新國都等漲超2%。
熱門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午後單邊下跌,場內價格收跌5.04%,全天成交額高達5.56億元。資金面,Wind實時申購數據顯示,資金當日再度申購金融科技ETF(159851)超2億份,此前該基金已連續8日獲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超15億元!
從本週走勢來看,受外部監管力度影響,小盤成長風格陷入回調,金融科技ETF(159851)標的指數單周下跌超5%。對此,機構認為短期波動屬於正常現象,不改中期趨勢。機構表示,考慮到前期累積漲幅較大,外部環境有一定壓力,若出現資金短期集中獲利回吐難免導致指數波動,這也是震盪整理期的正常現象,中期趨勢也許不改。
回歸基本面邏輯上看,從宏觀考慮,金融市場仍存在支持:一是前期政策效力逐步顯現,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10月PMI和高頻數據邊際向好。二是宏觀政策繼續落地發力,包括化債、房地產降稅、金融數據改善等。三是市場對明年經濟形勢和宏觀政策力度的預期有望逐步抬高,即高層經濟工作會議前市場風險偏好大概率將經曆一輪提振。
聚焦到金融科技板塊來看,當前基本面預期仍在,目前內外資增量資金入市,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金融科技板塊有望持續受益,機構看好權益市場回暖下金融科技板塊基本面修復,建議關注業績高彈性標的。
①互聯網券商方面,市場成交額連續維持在萬億元以上,互聯網券商基本面預期有望持續改善;
②金融IT等作為順週期高彈性品種,持續受益於交易量提振和金融信創,C端炒股軟件景氣度向上,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釋放。
③移動支付等數字經濟方面,支付場景加速推進,第三方支付龍頭值得重點關注。
多角度把握金融科技機遇,建議重點關注金融科技ETF(159851)。資料顯示,金融科技ETF(159851)被動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創業板成份股權重及科創板成份股權重合計超60%,雙創含量高,指數彈性更大;指數第一大行業為計算機,有效覆蓋了互聯網券商、華為鴻蒙、移動支付、金融信創、金融IT、數字經濟等主題。
註: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投資可能產生虧損。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本文圖片、數據來源於Wind、滬深交易所、華寶基金等,截至2024.11.15。風險提示:銀行ETF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3.7.15;價值ETF被動跟蹤上證180價值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2.6.28,發佈於2009.1.9;食品ETF被動跟蹤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2.4.11;消費龍頭ETF被動跟蹤中證消費龍頭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8.11.21;標普紅利ETF 被動跟蹤標普A股紅利指數 (CSPSADRP),該指數基日為2004.6.18,發佈於2008.9.11;金融科技ETF被動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4.6.30,發佈日期為2017.6.22;雙創龍頭ETF被動跟蹤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9.12.31,發佈於2021.6.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曆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華寶基金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銀行ETF、價值ETF、食品ETF、消費龍頭ETF、標普紅利ETF、金融科技ETF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雙創龍頭ETF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為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該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