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選座”氾濫! 國航等多航司“明知故犯”,專家稱已違反價格法! | BUG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昨日,《人民日報》發佈評論直指“民航付費選座”亂象。

報導稱,付費選座看似與額外行李託運、升艙等加價服務相似,但實際上只加價而無服務,是經營者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將原本免費的基本服務轉變為創收手段。

一直以來,機票選座都是先到先得。不知從何時起,部分航空公司開始引入加價機制,選擇靠窗、靠過道或經濟艙前排等座位都要額外支付費用。新浪財經發現,目前包括國航在內的大部分航司均開通了付費選座服務,且多通過里程兌換,沒有積分確實面臨“選擇少”的困境。

那麼,“付費選座”是否合法?是否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

多次被處罰,航司們“知錯犯錯”

據調查,目前國內大部分航空公司均開通了付費選座服務,國際航班以現金支付為主,國內航班則多通過里程兌換。不同航空公司及航班的鎖座範圍、收費標準差異較大。例如,緊急出口、前排或靠窗座位通常收費較高,且規則不透明。

針對付費選座,新浪財經盤點了主要的幾家航司。發現海南航空的經濟艙前排、靠窗或過道座位被鎖定,需付費或使用里程積分兌換。國航也是如此,國內航線經濟艙前排座位通常需里程兌換,且不同航班鎖座數量不同。

而東航則推出了“優選座位”產品,國際及地區航班需付費或積分兌換。白金卡會員郎先生曾因前排座位被鎖而投訴,線上值機時無法選擇被鎖座位,但線下櫃檯可能有更多選擇。

中國民航新型智庫專家韓濤表示,隨著航空公司提高主營收入的力度加大,付費選座的座位從原來的前三排,擴展到了過道的座位、靠窗的座位。消費者也普遍反映鎖座比例、付費標準未明確公開,線上值機時大量座位被鎖,即使購買全價經濟艙機票,部分航空公司仍對前排座位額外收費。

事實上,航司搞付費選座,曾經被有關部門處罰過。2016年7月,北京市發改委公佈對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由於自立收費項目、收取乘客選座費44萬餘元被罰,北京市發改委要求立即改正“收取選座費”行為,並沒收其所有違法所得,處以443210元罰款。

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間,中聯航按照經濟艙31排到第一個安全出口座位(不含)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後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標準自立收費項目收取選座費。北京市發改委認為,這一自立的“選座收費”項目違反了相關規定,並構成“自立收費項目收費”的價格違法行為。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價格法,機票屬於“政府指導價”,機票中已包含了旅客運輸及享受指定座位的服務,所以中聯航不能再額外收取選座位費用。

但是,這一前車之鑒並未讓付費選座現象消失,付費選座現象仍然存在。不久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對此表態稱,“加價選座”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也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應成為“行業慣例”。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稱,飛機座位原本就按不同區域分成了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已經有一重加價機制。再進一步細分,免費可選座位變得寥寥無幾,這等於變相降低了基本服務的質量。而且,在旅客購買機票之後增加付費選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

付費選座,只為賺錢?

在機票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付費選座成為航空公司增加輔助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航司讓乘客付費選座是否只是為了創收?

韓濤介紹,早期飛機“鎖座”更多是出於安全的考慮,比如:“鎖定”經濟艙第一排是因為有安全員的固定座位;“鎖定”安全出口是考慮到部分特殊旅客不適合坐在出口附近;有時考慮到飛機的配載問題,也會“鎖定”部分座位,以保證飛機重心在安全範圍內。

但他也談到,這種模式後期就延伸了,比如前排地過道、靠窗,給一些高價值的旅客提供一些增值服務;現在整個的付費選座,就已經開始偏向於額外的營收,或者叫增值收入。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律師指出,目前乘客對於座位的鎖定情況並不瞭解,不清楚是真被佔用還是假被鎖定,以及為何會被鎖定,這些信息均缺乏透明度。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告知乘客選座規則,“飛機都沒坐滿,為什麼最後選座時只讓選中間座,邊上明明都沒人,還只讓選中間座,其實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一種侵害”。

如今,加價選座似乎成了行業慣例,但這種慣例是否合法?

嶽屾山表示,對這種行業慣例不持支持態度,如果用行業慣例來強迫消費者接受,可能確實超出了合理合法的範疇。因為行業慣例更多的可能是航空業之間的相對地位比較平等的情況下的交易習慣,但消費者完全處於弱勢地位,而且只能服從,沒辦法提出任何協商和解決方案,這其實只是經營者提出的一個規則,並不能稱之為是公平合理的需要去遵守的行業慣例。

他強調,一定要提前告知給消費者,哪些機票可能需要去選座,哪些機票不需要付費再選擇座位,包括選擇座位大概費用是多少,甚至有時候應該把機票售賣率告知消費者。

此外,另有專家表示,航空公司應該明確航班“鎖座”的比例和範圍,對於付費選座的規則也應該公開透明,免費選座的比例應該達到一半以上,以滿足不同旅客的差異化需求。

中國航空法律服務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律師張起淮表示,航司出售機票的整體價格是經過物價局調整的,加價和減價本屬於正常市場行為。但現狀是,國內一些航司現在只想加價,不減價。所以整體價格是上漲了,超過物價局製定的整體價格。這種隱形漲價,違反價格法,不公開不透明,任意性隨意性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