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越凶、業績越萎? 海瀾之家正經曆“虛假繁榮” | BUG

文|新浪財經 閆妍
海瀾之家,近期開啟了“瘋狂燒錢”的營銷模式。
在不久前的央視春晚上,其以讚助商的身份亮相,不僅與央視主持人共同向全球華人送上新春祝福,品牌標識還成為小品《點點關注》中最顯眼的背景板。不僅如此,據不完全統計,其還在節前冠名了央視品牌專場,董事長周立宸親自出鏡帶貨;同時,品牌官宣沈騰推出了主題短片等等。
高調的營銷,難掩業績的萎靡。根據財報,在第三季度,海瀾之家淨利潤下跌超六成,銷量下滑、增長乏力的問題日益凸顯,同時國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閉店潮——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減少了231家。巔峰時期,海瀾之家市值一度超過600億元。但截至發稿,海瀾之家總市值僅剩下375億,市值大幅縮水。
2020年11月,海瀾之家前董事長周建平宣佈卸任,其子周立宸正式接班。時至今日,周立宸“接棒”已超4年,折騰一番後,海瀾之家似乎還沒找到賴以脫困的最好和最精準抓手。

業績萎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不久前,海瀾之家發佈了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報,業績仍不盡如人意。
憑藉“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感覺”的魔性廣告語,海瀾之家曾成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男人的衣櫃”這一品牌形象。然而,這家成立於1988年的老牌男裝企業,儘管不斷更換年輕代言人,卻依然難掩品牌老化的困境,正面臨一場不可避免的“中年危機”。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瀾之家共計斬獲152.59億元的營收,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99%。利潤方面,海瀾之家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0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2.19%。
具體到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下滑的情況則表現得更為明顯。該季度,海瀾之家錄得營收38.8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減少11.01%。同期,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1億元,相較上年同期降幅更是高達64.88%。對於三季度淨利大幅下滑,海瀾之家稱,主要為營業收入下降,銷售毛利減少所致。
同時,海瀾之家系列的門店規模也在收縮。2024年初,海瀾之家系列共有1252家直營店以及4724家加盟店及其他類型的門店。到了第三季度末,海瀾之家系列前述兩種類型門店的數量分別為1379家、4493家。這期間,海瀾之家系列加盟店及其他類型門店減少了231家。

更為嚴峻的是,海瀾之家的存貨規模在持續攀升。2020年—2023年,公司各年度存貨規模分別是74.16億元、81.20億元、94.55億元、93.37億元。到了2024年度前三季度,海瀾之家高達123.34億元的存貨更創下了曆史新高。
但海瀾之家的銷售費用則呈現出連年增長的狀態。2020年—2023年,海瀾之家各年度銷售費用分別為 24.03億元、32.52億元、34.25億元、43.53億元,2024年度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累計達33.52億元,銷售費用率已經到了21.93%。
銷售費用和存貨規模不斷攀升,而營收和利潤卻持續下滑。顯而易見,海瀾之家的衣服賣不動了。
頻換代言人,年輕人仍不買賬?
曾經的“男裝一哥”,為什麼突然賣不動了?
在易觀分析新消費行業資深分析師李應濤看來,這件事的內外因尤為複雜,背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他談到,海瀾之家所處的質量平價市場,其中60%~70%的衣服屬於時尚度沒那麼高,但是功能性比較強的服飾,這片市場整體上就比不上快時尚市場的快速增長,過去很長時間處於負增長狀態,本身就在持續的萎縮。
過去,由於海瀾之家的品牌競爭力還算較強,搶占了其他品牌的市場份額,所以還是屬於快速增長的勢頭,但隨著門店數量的飽和,時至今日已經很難再取得很快的增長了。“實際上,有很多質量平價市場的品牌這些年已經開不下去了,都紛紛倒閉了,這片市場未來的增長前景相對來說偏困難。”李應濤講。
與此同時,海瀾之家在應對市場變化時,從思想上到機制上,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2024年12月11日,海瀾之家簽約游泳運動員潘展樂為全新的形象代言人。值得注意的是,海瀾之家近年來多次更換代言人,從跳著“魔性”舞步的印小天,到林更新,周杰倫、許魏洲、曾舜希,再到叔圈頂流張頌文、沈騰等,海瀾之家的代言人在“鈔能力”的加持下換了又換,時而年輕活力,時而成熟穩重,然而品牌與代言人的匹配度一度在市場中引發了熱議。

更尷尬的是,海瀾之家的代言人常換常新,但其產品設計的時尚化仍然不足,營銷手段和方式也顯得匱乏和落後於時代,難以吸引到年輕人買單。
“過去我們靠電視廣告知道了海瀾之家,但現在是互聯網營銷、社媒營銷的時代,海瀾之家在這些方向上並沒有做出太出彩的地方,產品設計時尚化不足、研發能力不夠、供應鏈反應緩慢以及營銷方式手段匱乏,這些都是擺在很明面上的問題,”李應濤評價。
夏至良時諮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也向新浪財經表示,“隨著消費者偏好的轉變,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個性化、時尚化的需求日益增強,海瀾之家傳統的‘男人的衣櫃’定位顯得較為陳舊,無法滿足現在市場的需求。”
他談到,儘管海瀾之家在營銷上的投入不斷增加,但營銷效果實際上並未達到預期。“其營銷策略與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並不匹配,也導致了廣告投入未能有效轉化為銷售增長,”楊懷玉講。
帶領海瀾之家走向年輕化,或許也是接班人周立宸面臨的最艱巨考驗之一。
刀刃向內,“少帥”沒有退路
業績下滑趨勢如此明顯,無疑給公司的管理層敲響了警鍾。
2020年11月,海瀾之家前董事長周建平宣佈卸任,其子周立宸接棒。此後,在周立宸的主導下,這家老牌企業為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開啟了一系列的戰略調整。

一方面,海瀾之家進行了全品類擴充:從女裝品牌OVV到高端嬰童品牌英氏(YeeHoO),再到競技運動品牌HEAD(海德)等。目前,海瀾之家業務已經覆蓋男裝、女裝、童裝、職業裝、家居服和家居用品等諸多細分領域。另一方面,海瀾之家還開啟了全球化戰略,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
然而,這些新業務目前都表現平平,產品市場反響冷淡,海瀾之家似乎還沒找到賴以脫困的最好和最精準的抓手。
在李應濤看來,海瀾之家目前最根本性的問題,在於品牌老化和組織固化。
對於所有老品牌而言,這都是非常棘手的難題。“品牌也想要年輕化,也想要做好社媒營銷,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一個30多年的品牌,已經有了固有的操作慣性,它的核心管理層已經老化了,”李應濤講。
周立宸也曾“刀刃向內”,將變革的“利劍”指向公司的組織架構。據瞭解,自其上任董事長職務以來,海瀾之家經曆了一系列高層管理人員的變動,其中還包括了副總經理許慶華、財務總監錢亞萍等核心成員的“淘汰”,他們中不乏有服務海瀾之家超過10年的“公司元老”。
但只拿高層“開刀”,可能還遠遠不夠。“品牌老化並非突然發生,而是從上到下,它的加盟商可能也老化了,所以經營理念和審美都老化了,甚至門店的運營人員也在變老,所以這個品牌要如何與20-30歲客群去交朋友?從產品研發到一線運營,都在跟著品牌慢慢變老,難以跳脫固有的體系和運營慣性,”李應濤講。
任何一場改革都需要時間、理解和實幹,而海瀾之家的年輕化轉型才剛剛起步。李應濤最後還強調,海瀾之家去做女裝、童裝等新品牌時,最關鍵的一點是不應再延續主品牌的打法和商業模式。“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用相同的商業模式去另外一個賽道里做事情的時候,可能很難完全去複製,新業務、新品牌一定要避免集團對它們的過度干預,最好保持高度的靈活自治,”他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