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彭欣楊:新質生產力引領經濟轉型 關注科技成長方向

開年之際,市場對2025年經濟、產業發展與市場投資機會的走向愈發關注。華商創新醫療混合、華商產業升級混合基金經理彭欣楊分享了他對未來市場機遇與方向的看法。華商基金彭欣楊指出,2025年,我國經濟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市場環境趨於穩定,產業層面的機遇或將成為引領市場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多個新質生產力方向已接近質變臨界點,關注AI、智能駕駛、國產半導體先進製程等行業機會。

彭欣楊

華商創新醫療混合基金經理

華商產業升級混合基金經理

華商基金彭欣楊,為清華大學理學碩士,擁有超14年證券從業經曆,其中8.7年證券投資經曆。彭欣楊主張“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資策略。自上而下,是從行業對比出發,選擇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賽道,觀察其是否具備足夠大的空間和足夠好的競爭格局;自下而上,則是在賽道中對公司進行篩選,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相對的確定性機會,優選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在彭欣楊的投資框架中,他更偏向成長投資方向,“因為成長是衝破經濟迷霧的利器,依靠成長能夠穿越週期。”

彭欣楊近期表示,經濟政策陸續密集出台,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市場環境趨於穩定。在此背景下,展望2025年,我們在產業領域看到多個新質生產力方向或已到達質變的臨界點,蘊含諸多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如在AI領域,大模型的訓練端已初具成效,推理端也已初具基礎,接下來AI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都將具備快速上行的基礎。智能駕駛領域也在迎來快速滲透期。一方面,國內車廠在技術層面已經得到大幅提升,而消費者觀念的普及也在持續推進。在國際競爭和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我國國產半導體先進製程行業、軟件行業和機器人行業等,也正在加速崛起。

彭欣楊表示,綜合來看,他對2025年國內新質生產力產業的進步較為樂觀。同時他認為,這些領域一旦發力,將會直接作用於經濟,助力我國經濟轉型,推動我國經濟走上新的成長軌道,未來將重點關注以科技為代表的成長方向。

數據說明:截至2024.12.31,彭欣楊具有14.3年證券從業經曆(5.6年證券研究經曆,8.7年證券投資經曆)。

風險提示:以上不代表投資建議。基金經理關注領域僅代表基金經理作出的判斷,可能隨市場情況調整,不代表基金的實際投向,具體投資策略和投資標的詳見基金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