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日報:隨著AIGC進程加速+國產遊戲精品化+新業態放量,遊戲板塊的價值可能更突出,可關注遊戲基金ETF

今日A股震盪攀升,上證指數收漲0.43%報3346.72點,深證成指漲1.16%,創業板指漲1.8%。量能方面,市場成交1.74萬億元,環比小幅縮量。盤面上,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領漲,地產鏈回調較多。

2月14日,根據貓眼票房數據,《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破百億。受此消息利好,今日遊戲等傳媒板塊表現亮眼,遊戲ETF(516010)漲5.83%。

遊戲產業端數據看,根據伽馬數據,2024 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3257.83 億元,同比增長 7.53%,再創新高。遊戲用戶規模 6.74 億人,同比增長 0.94%,也是曆史新高點。

版號發放來看,2024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共下發遊戲版號1416款,版號總數同比增長32%,版號數量有望延續增長趨勢。伴隨版號數量增加及研發週期推進,2025年新遊戲儲備也更加豐富,整個產業端景氣度向好。

當前遊戲板塊基本面較好、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基本面上看,遊戲板塊受到“版號發放常態化+本土遊戲出海+AIGC驅動降本創新”多重利好。2024年以來版號發放數量增多、發放頻率節奏穩定體現出政策端的支持,有利於國內遊戲市場持續擴容以及遊戲行業的中長期發展。

長期看,AIGC帶來“降本創新”,近期DeepSeek等AI技術端加速變革,技術投入應用後有望開啟長景氣空間,技術的不斷突破可能加速這個過程。DeepSeek-R1大幅降低算力側訓練成本,遊戲等下遊應用有望直接受益。

根據長江證券研究所整理,遊戲相關的AI技術仍在快速迭代升級。1月騰訊混元宣佈開源3D生成大模型2.0版本,並上線業界首個一站式3D內容AI創作平台,AI賦能遊戲創作的相關技術正持續迭代。此外AI+情感陪伴及社交已逐步具備技術和商業化基礎,與遊戲結合度高,遊戲板塊有望持續獲得催化。

隨著AIGC進程加速+國產遊戲精品化+新業態放量,後續遊戲板塊的長期價值可能更為突出。感興趣的投資者也可適當關注遊戲ETF(516010)。

今日港股科技也走勢強勁,恒生科技指數收漲5.26%,突破去年10月7日以來高點;港股科技ETF(513020)漲3.02%。

今年以來,受益於DeepSeek的爆火和國內政策預期,港股持續上漲。近期互聯網相關的利好消息不斷, 2月13日,騰訊控股旗下騰訊元寶在應用商店發佈更新,宣佈DeepSeek R1模型聯網上線。百度宣佈,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並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此外在阿聯酋杜拜舉辦的 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 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應阿里與蘋果合作傳聞。

後市看,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與應用加速依然有望成為港股科技的核心支撐,海外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流動性趨鬆的趨勢對於流動性敏感的港股科技也構成一定利好。內需持續修復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港股的年報業績預測趨於樂觀,中金研究所對於2024年港股的盈利預計增長13.2%,較上半年的同比6.6%提速。

雖然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對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存在擾動,但負面情緒可能較 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更容易被資本市場消化。在科技創新的持續催化下,港股科技可能會呈現出一定的彈性,也可適當關注港股科技ETF(513020)。

AI+醫療概念席捲市場?今日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板塊雙雙領漲市場。醫療ETF(159828)和生物醫藥ETF(512290)分別收漲4.85%和3.09%。軟件ETF(515230)和計算機ETF(512720)分別收漲4.12%和3.65%。

來源:Wind

具體來說,AI在醫藥行業的應用領域包括藥研(化合物及抗體篩選、臨床研究效率提升等)、供應鏈質控(基於AI的各環節數據分析和交互等)、輔助診斷/術中導航(疾病相關圖像及文字的處理和生成等)、數字基建(基於AI及大數據的高效辦公等)等。

傳統醫藥投資主線方面,醫藥板塊已經連續調整四年,估值、業績、資金面均已在底部。近期醫保丙類目錄年內出台、創新藥支持鼓勵政策落地、醫保預撥付等政策暖風頻吹,市場政策預期和企業經營景氣度反轉跡象明確,2025年醫藥板塊有望迎來整體性反轉。

全球視角來看,全球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快速發展,醫療保健板塊為人工智能的最大應用領域之一。在技術進步、有利的政府政策以及各行業需求增加的推動下,全球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全球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433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1,395億美元,CAGR為34.0%,並預計將由2023年的1,870億美元進一步增至2030年的14,142億美元,CAGR為33.5%。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 數據,2020年全球AI醫療市場規模為42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至345億美元,2020-2027年CAGR為35.1%。

接下來3月初將召開兩會,商業醫保落地方案、基藥目錄修訂等相關主題熱度提升,創新藥或將借助商業醫療保險的覆蓋,獲得更好的支付條件。此外,醫療設備招標也在複蘇進程中,將推動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盈利修復。建議密切關注兩個板塊之間的聯動行情,AI領域的垂類應用之中,AI+醫療是落地確定性最高的細分方向。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瞭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約作者:國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