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只科創綜指ETF火爆發行!買哪個?與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有何不同?一文看懂(八問八答)

2月18日消息,首批科創綜指ETF火熱募集,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究竟該如何抉擇呢,這讓眾多資者陷入了選擇困境。其實,從已有的科創板相關寬基ETF的規模規律中,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參考線索。

39只科創板寬基ETF規模合計2329億元

數據顯示,截止2月18日,科創板相關寬基ETF(包括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科創創業50四類)共計39只產品,規模約2329億元。其中,華夏基金旗下科創板相關寬基ETF規模最大,4只產品規模合計959億元;易方達基金旗下科創板相關4只寬基ETF,規模合計692億元;工銀瑞信旗下1只產品規模132億元。

從現有科創板寬基ETF流動性來看,華夏科創50ETF流動性最好,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44.5億元;易方達創業板50ETF流動性第二,今年日均成交額11億元;博時、鵬華、工銀瑞信產品日均成交額超過3億元,位居第三至五名。

6只產品日均成交額不足1000萬元,14只產品日均成交額不足2000萬元,26只產品日均成交額不足5000萬元。

跟蹤誤差:方正富邦近一年跑輸基準1.97%

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鵬華基金科創 50 增強 ETF 展現出了強大的盈利能力,跑贏業績基準達 10.17%。這一成績在科創板寬基 ETF 中顯得尤為亮眼。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方正富邦雙創 ETF 基金。同樣在近一年的時間跨度內,該基金跑輸基準 1.97%。這樣的表現不免讓投資者感到失望。跑輸基準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或許是基金的投資策略未能及時適應科創板市場的快速變化,在選股和資產配置方面出現了偏差;也有可能是在風險控製上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應對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這一結果也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科創板寬基 ETF 時,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基金的投資策略和管理團隊的能力。

科創綜指ETF八問八答

科創板有何特點?科創綜指是一隻什麼樣的指數?

科創板自2019年7月開市以來,整體運行平穩,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持續打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科創板定位於“硬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服務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截至2024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達581家,總市值規模超6.34萬億元。

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000680),簡稱科創綜指,指數基日為2019年12月31日,於2025年1月20日正式發佈。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符合條件的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組成指數樣本,並將樣本分紅計入指數收益,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在計入分紅收益後的整體表現。

從1月13日首批跟蹤科創綜指的ETF迅速上報,到1月22日獲批,再到2月17日正式啟動發行,整個過程僅用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體現了監管機構對於科創板及科創綜指ETF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科創綜指與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有何不同?

科創綜指樣本總市值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115億元和48億元,與科創板全市場基本一致,主要發揮對科創板市場的表徵功能。而科創50(市值平均數599億元、中位數367億元)、科創100(市值平均數172億元、中位數135億元)、科創200(市值平均數63億元、中位數54億元)。科創50、科創100和科創200的市值覆蓋度分別為45%、26%和19%,而科創綜指的市值覆蓋度接近97%,實現對科創板市場的更全面覆蓋。

科創綜指重倉行業有哪些?

科創板實現戰略新興產業全面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材料領域合計市值占比約90%。從科創綜指的行業分佈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子權重占45%,其次則為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機械設備、計算機,均與新質生產力高度相關。

從申萬二級行業分佈來看,科創綜指的行業分佈較為均衡,半導體、化學製藥、醫療器械和光伏設備等行業數量和權重占比較高,其中半導體權重37.88%。

科創綜指十大成份股有哪些?

科創綜指共包含565只成份股,包含大、中、小盤,並採用總市值加權。因此,科創綜指的成份股可謂是“科創板500強”,選擇科創綜指就是一鍵配置“科創板500強”企業。科創綜指的前十大成份股整體集中度較低,合計權重23.59%。

科創綜指潛力如何?

研發能力是科創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自2020年至2023年度,科創綜指成份股平均研發費用、研發人員占比逐年增長;且科創綜指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均在10%附近,遠超中證全指和創業板,或具備較高的成長潛力和可持續發展性。

科創綜指的投資價值如何?

科創綜指有以下四點關鍵特徵:一是覆蓋全面、代表性強,整體呈現科創板整體風貌。無論企業所屬細分領域、規模大小,均納入其中,具有廣泛代表性,為投資者洞察科創板整體走勢提供清晰視角。

二是具有聚焦高科創屬性。成份股高度聚焦於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像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前沿領域企業密集分佈。這些企業憑藉強大的科研創新實力,持續投入研發,諸多核心技術處於國際前沿或國內領先,專利數量可觀,是我國科技創新的生力軍,賦予科創綜指濃烈的科創底色。

三是成長潛力大。科創綜指成份股大多處於成長高速期,依託高研發投入、高速行業發展以及旺盛市場需求,投資潛力大。

四是政策導向鮮明。科創板誕生於我國大力扶持科技創新、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背景下,一系列諸如稅收優惠、研發補貼、上市便利等政策為成份股企業發展護航,推動企業做大做強,也讓科創綜指成為觀察我國科技產業政策成效與資本市場助力科技創新的關鍵窗口。

目前是佈局科創板的好時機嗎?

富國基金經理金澤宇認為要從多個維度來進行分析,首先,在國內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支持下,消費和投資需求逐步恢復,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支撐。其次,隨著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出台,對於科技類企業尤其是科創板的公司非常有利。另外,在行業發展趨勢上,包括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在內的多個行業出現了發展趨勢向好的跡象。最後,年初以來,市場情緒逐漸好轉,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不過,短期內仍需警惕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南方基金相關人士認為,從估值表現來看,科創綜指當前處在具備性價比區間,有較大的上升空間。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10日,當前指數的市銷率(PS)、市淨率(PB)估值接近底部。因此,總體來看,科創綜指的成分股多為新興行業且企業正處在競爭和發展的初期階段,通過未來盈利能力改善,其估值有望提升。此外,從成長性來看,科創綜指成分股大多處於成長高速期,依託高研發投入、高速行業發展以及旺盛市場需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未來業績增長空間廣闊,投資潛力大。

綜上所述,科創綜指憑藉覆蓋全面、高科創屬性、高成長潛力與鮮明政策導向等特性,有望成為投資者佈局科技創新前沿、分享中國科創崛起紅利的投資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