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科創綜指ETF值得買嗎?華夏基金旗下75只股票ETF中27只規模不足1億元,44只日均成交額不足2000萬元
2月19日,近日,首批科創綜指ETF火熱募集,12只同類產品怎麼選引發市場熱議。其實,從已有的科創板相關寬基ETF的規模規律中,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參考線索。
數據顯示,截止2月18日,科創板相關寬基ETF(包括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科創創業50四類)共計39只產品,規模約2329億元。其中,華夏基金旗下科創板相關寬基ETF規模最大,4只產品規模合計959億元;易方達基金旗下科創板相關4只寬基ETF,規模合計692億元;工銀瑞信旗下1只產品規模132億元。
從現有科創板寬基ETF流動性來看,華夏科創50ETF流動性最好,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44.5億元;易方達創業板50ETF流動性第二,今年日均成交額11億元;博時、鵬華、工銀瑞信產品日均成交額超過3億元,位居第三至五名。
從跟蹤誤差方面來看,華夏基金現有科創板類寬基ETF近一年、近三年也跑贏基準。綜合來看,選擇華夏基金旗下科創綜指ETF或是不錯的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看,在ETF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華夏基金旗下的股票ETF卻暴露出一個顯著問題:數量多但流動性差,迷你ETF占比過高。
華夏基金作為國內頭部公募基金公司,旗下股票ETF數量眾多,覆蓋行業廣泛。然而,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8日,華夏基金旗下已上市的75只股票ETF中,流動性差、規模小的迷你ETF占比極高。
從規模來看,華夏基金旗下股票ETF的規模普遍偏小,可以看出,超過70%的股票ETF規模不足10億元,近三分之一的ETF規模甚至不足1億元。這些迷你ETF不僅流動性差,還可能面臨清盤風險,對投資者構成潛在威脅。

從流動性來看,華夏基金旗下股票ETF的日均成交額普遍偏低,可以看出,超過70%的股票ETF日均成交額不足5000萬元,近一半的ETF日均成交額甚至不足1000萬元。這意味著,大部分ETF的流動性較差,投資者在買賣時可能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和價格波動風險。

市場人士指出,迷你ETF有三大潛在風險,第一,流動性風險,日均成交額低的ETF在買賣時可能出現較大的買賣價差,增加交易成本。第二,清盤風險,規模過小的ETF可能因無法覆蓋運營成本而被清盤,導致投資者被迫提前退出。第三,跟蹤誤差風險:迷你ETF由於規模小,可能在跟蹤指數時出現較大誤差,影響投資收益。
市場人士建議,投資者選擇ETF時,關注日均成交額高、規模大的ETF,避免流動性差的產品;還要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資金集中在單一ETF上,分散投資可以降低風險;定期審視持倉,定期檢查持有的ETF是否出現流動性惡化或規模縮水的情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附華夏基金旗下股票ETF規模和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