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張一凡:指數市場正從基礎構建邁向策略創新

3月12日,以“‘指’樹成林 春山可望”為主題的嘉實基金2025年超級指數節在北京隆重舉行,在圍繞“指數投資進階 如何構建指數投資的超級生態圈”主題的圓桌會議上,國泰君安證券機構客戶部負責人張一凡就指數市場的發展曆程及未來走向發表了深刻見解,詳細剖析了指數市場從起步到逐步成熟過程中經曆的三個關鍵階段。

張一凡表示,指數市場發展的第一階段主要由寬基總量型指數與行業性指數構成。這一時期的指數投資構建模式相對簡單,僅是將已有的市場指數轉化為 ETF 產品 。而從去年起,指數市場邁入第二階段 —— 風格化投資階段。

張一凡表示第二階段的指數投資雖在形式上仍保留寬基指數和具有一定特徵的指數形態,但本質已發生顯著變化,風格化投資緊密關聯的投資理念與早期單純的寬基加行業指數模式存在明顯差異。“例如,自 9・24市場波動後,市場淨申購表現突出的芯片領域,其背後體現的是以科技加安全為核心的科創風格。而當市場對科技板塊估值產生擔憂時,與週期相關的機械、鋼鐵等領域又表現強勢,這些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行業輪動,而是風格切換的體現”。 

張一凡指出,在這一過程中,散戶與機構投資者呈現出不同特點,投資行為從單純交易股票轉向交易 ETF,不同類型的機構客戶在 ETF 交易中展現出迥異的行為模式。“我們以兩家某頭部券商為例,儘管它們在 ETF 交易活躍度和客戶保有量方面都表現出色,但深入研究其 ETF 保有量與交易量的關係後發現,背後機構客戶構成差異巨大,一家主要為中小保險客戶,另一家則以私募客戶為主,這充分表明客戶群體特徵與 ETF 投資風格緊密相連”。 

展望未來,張一凡認為,指數投資有望進入第三階段 —— 策略型與創新階段。目前,諸多基金公司已著手研究策略型 ETF,以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市場各方面也在積極推動制度創新,未來若基金通 2.0 能落地實施,或將重塑銀行與券商在指數市場的生態格局;類 QFII 機制在 ETF 領域的進一步探索發展,也可能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與機遇。這些創新舉措將為指數市場的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推動市場向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