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七理財創始人簡七:理財的反脆弱性在於“理財更簡單,人生更自由”

3月12日,“‘指’樹成林 春山可望——嘉實基金2025年超級指數節”在北京隆重舉行。簡七理財創始人簡七出席了以“圍繞指數投資破圈:如何讓個人投資者‘看得懂、買得對、拿得住’”為主題的圓桌論壇。

她指出,指數投資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配置工具,“躺賺”並非誤區,而是投資者的理想目標。她以自身為例,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很難有精力去關注複雜的市場結構和經濟週期,和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面臨同樣的難題。她認為,因為很多主動投資方式甚至跑不贏市場,與其強迫自己在不擅長的領域尋找機會,不如選擇被動投資。

簡七強調,投資者需要建立合理的預期。從曆史數據和未來趨勢來看,年化6%—8%的收益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目標,並且她建議投資者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構建適合“躺賺”的產品。

簡七是定投的堅定擁躉者。她認為,定投相比一次性投資,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尤其是對未來無法預測的投資者。工薪階層每月有固定收入,定投是進行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的最佳方式。通過定投,投資者可以避免一次性買入高點的風險,力爭利用市場波動獲取收益。

簡七還分享了關於定投的實用建議。她指出,投資者不必糾結於每月哪一天定投最划算,因為長期來看,時間對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建議投資者專注於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波動。同時,投資者應避免使用短期資金進行投資,應選擇閑置資金,這樣才能更好實現長期投資。

對於新興技術帶來的投資機會,簡七提醒投資者要保持冷靜。她建議投資者將大部分資金配置於寬基指數作為核心策略,同時用小部分資金(如20%—30%)嚐試感興趣的領域,以避免在市場高位盲目跟風。

有沒有讓投資者“拿得住”的方法?簡七指出,投資者需要明確手裡的資金是否適合長期投資,並建議採用“財務水池”模型,將資金分為現金池、保險池、目標池和金額池,只有最後的閑置資金才適合進入權益市場。她還建議投資者減少對賬戶的關注頻率,避免因短期波動產生焦慮,從而影響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