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還是“新”一點好

2025年的中國消費市場,正在迎來一系列政策“強心劑”。

2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提振消費和擴大內需放在首要位置;

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多項提振消費舉措,解決擴大消費的難點和堵點。

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佈會,多部門負責人共同解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政策力度空前,目標直指擴大內需、暢通經濟循環,凸顯出高層對於2025年全面提振消費的戰略部署和決心。

伴隨著政策端的持續加碼,“消費”也成為了當前資本市場中的焦點之一。沉寂了四年已久的大消費板塊,讓投資者開始期待“王者歸來”的可能。

不過隨著近年來消費結構轉型的趨勢,國內消費市場正悄然經曆著一場變革。新消費的崛起,正在重塑消費投資的新脈絡。

新鮮且稀缺,聚焦消費前沿

從“功能主義”到“情緒價值”,從“商品消費”到“服務體驗”,消費決策關鍵詞的變化,體現出了消費趨勢的內在變革。而港股市場,正彙聚著這場變革中具有爆發力和吸引力的核心資產。

以中證主要消費指數(000932.SH)和恒生消費指數(HSCGSI.HI)為例:

中證主要消費指數的行業分佈中,前三大二級行業分別為白酒(41.42%)、養殖業(14.65%)、飲料乳品(14.10%),合計占比超70%;

而恒生消費指數中,前六大二級行業的合計占比僅為64.99%,分別為飲料乳品(15.17%)、服裝家紡(13.63%)、酒店餐飲(13.05%)、其他家電Ⅱ(8.08%)、文娛用品(7.94%)和旅遊及景區(7.12%),涵蓋了“衣食住行玩樂”的各個領域。(數據來源:Wind,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截至25/3/17)

不難發現,相較於A股市場中代表性消費指數對於傳統消費板塊,如白酒板塊的集中刻畫,恒生消費指數的核心亮點則在於對於新消費領域的廣泛分散覆蓋。

這一點在恒生消費指數的權重股中則有更為直觀的展示,其前十大成份股中不乏文旅服務、潮玩IP、運動時尚、智能家居等近年來熱門新消費賽道的行業龍頭,在出海業務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

在細分行業上的多元均衡也有利於恒生消費指數分散組合風險,從近一年表現來看,不僅顯著跑贏中證主要消費指數,而且波動率也得到了較好控製,展現出了相對較好的獨立韌性。

而且,恒生消費指數最新一期於2025年3月7日盤後生效的成份股季度調樣中,將美的集團、老鋪黃金、TCL電子、毛戈平、衛龍美味和華潤飲料六隻個股納入成份股名單。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囊括了近年來在港股市場斬獲了眾多目光的高端黃金消費和“悅己經濟”龍頭,定期調樣吐故納新的屬性讓這隻新消費指數“更新鮮”,也能更好跟上消費產業趨勢的迭代速度。(數據來源:恒生指數公司,涉及個股僅供展示指數成份股調倉結果,非個股推薦,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純正大眾消費,衣食住行玩樂薈萃

恒生消費指數不僅僅是一隻更“新鮮”的消費指數,也是一隻更“純正”的港股消費指數。

相較於港股市場中的另一隻主要消費類指數——港股通消費指數(931454.CSI),兩者在行業分佈上有著顯著的區別。

可以看出,恒生消費指數高度聚焦於大眾消費板塊,覆蓋“衣食住行玩樂”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屬性更純粹;港股通消費指數傳統消費屬性則相對較弱,反而是專業零售、軟件服務、汽車、資訊科技等行業的占比較高。

從權重股對比來看,港股通消費指數前十大成份股多為科技互聯網產業的龍頭企業,前五大成份股權重合計占比超65%,而和恒生消費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中僅有兩隻重疊。

可以說,雖然都是港股市場中優質稀缺龍頭資產的集合地,但以上兩隻指數在定位和風格方面完全不同,契合的市場行情階段也自然有所差別。對於想要將組合配置中的一部分聚焦於純正消費機會,或是分散港股科技賽道風險的投資者而言,恒生消費指數可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港股價值窪地,估值處於近五年17.92%分位

儘管本輪港股行情已啟動不短的時日,但前期行情主要圍繞著AI催化的科技和互聯網板塊演繹,相比之下,港股消費板塊的估值修復力度遠不如港股整體和港股科技板塊。截至25/3/17,恒生消費指數近六個月漲幅為32.07%,僅為恒生科技指數同期漲幅67.92%的不足一半,也明顯低於恒生指數的38.59%。(數據來源:Wind,指數曆史漲跌情況不代表未來表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請投資者關注指數波動風險。)

從曆史分位情況來看,恒生消費指數的低估屬性則更為突出。當前指數市盈率PE(TTM)僅為18.46倍,處於近五年來17.92%的低位區間,而恒生指數目前PE(TTM)已處於近五年66.78%的分位點,消費板塊後續的估值修復潛力或有待釋放。(數據來源:Wind,20/3/17-25/3/17)

站在當下,催化港股行情的科技產業趨勢和基本面預期改善仍在持續,在國內宏觀舉措密集發力的共振之下,港股整體有望延續中長期向好趨勢,並且可能進一步向受益於內需複蘇的順週期、消費等領域擴散。

從近期資金動向來看,港股消費板塊也正在受到資金的加碼佈局。交易所數據顯示,跟蹤恒生消費指數的A股市場ETF最新合計規模為29億,近一個月規模增長超19億。(25/2/17-25/3/17)

消費,是國內經濟增長結構中的重要動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隨著全面提振消費的一攬子舉措落地生效,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有望持續提升,沉寂多日的消費板塊或終於來到了拐點初現的重要階段。恒生消費ETF華泰柏瑞(520520)跟蹤恒生消費指數,集結50只港股稀缺消費產業細分龍頭,或是投資者差異化把握消費複蘇機遇的重要抓手。

備註:恒生消費ETF華泰柏瑞成立於2024/10/23,業績比較基準為恒生消費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彙率結算),曆任基金經理為李沐陽(20241023至今),截至最新報告期成立未滿六個月,業績暫不予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