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虧62億,年內減員千人!微盟集團遭創始人及騰訊接力減持

3月21日,微盟集團披露2024年財報,交出一份“慘不忍睹”的成績單:營收同比下降四成,創下上市以來最低紀錄;淨虧損額擴大127.96%至17億元,近5年累計虧損超62億元。

與業績虧損同步進行的是大股東的接連減持套現。2024年12月,包括微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孫濤勇在內的三名主要股東出售了合計1.23億股公司股份,套現超3.1億港元;今年1月份,微盟集團再次遭遇大股東騰訊的接連減持,持股比例從8.39%降至2.94%,套現約6.3億港元。

此外,微盟集團旗下AI外呼公司上海銷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電銷亂像風波被央視3·15點名,經營合規性須警惕。

累計淨虧損62億元 一年間減員千人

官網顯示,微盟集團是中國雲端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為商家提供去中心化的數字化轉型SaaS產品及全鏈路增長服務,助力商家經營可持續增長。微盟為眾多商家提供海量應用與產品服務,並面向電商零售、商超生鮮、商業地產、購物等行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微盟集團2019年1月於港交所主板首發上市,德意誌銀行集團及海通國際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聯席牽頭經辦人。

微盟集團上市以來業績一直慘淡,僅首年實現盈利,此後5年深陷持續虧損泥潭

圖源:微盟集團財報

2024年,微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3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96%;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17.28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127.96%

2020-2024年,微盟集團累計虧損金額高達62.55億元

微盟集團表示,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與廣告平台達成的對2023年廣告服務所獲得返點的一次性價格折讓約為1.29億元,同時受經濟環境和廣告平台返點政策的影響,微盟從廣告平台獲得的返點率降低;另一方面是公司為了降本增效和聚焦主業,縮減非核心業務和低質量業務,降低了業務規模並削減成本和費用。

財報顯示,微盟集團的收入構成包括訂閱解決方案和商家解決方案,占比分別為60.6%和39.4%。

2024年上述兩項業務營收均出現下滑。其中,訂閱解決方案收入9.1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1.9%;商家解決方案收入4.2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2%。

在訂閱解決方案方面,微盟集團於去年5月剝離了智慧餐飲業務,不再併入該業務的收入,公司降低了微商城業務和其他小微業務的投入,減少了直銷城市,降低低利潤的客戶群體的比例,另外,過往年度遞延收入減少,也給2024年收入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而在商家解決方案方面,微盟集團減少了低利潤的TSO服務和金融等業務,更加聚焦於服務廣告主的投放業務,以及政策調整導致微盟集團從廣告平台獲得的返點比例有所降低,也對收入造成一定的壓力。

2024年,微盟集團付費商戶數量66669家,較上年同期減少236家;經調整每用戶平均收入8243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41%

由於縮減了業務規模,微盟集團年內減員超千人。截至2024年末,公司員工總數3563人,較上年末的4584人減少了22.27%;年內確認一次性離職補償8510萬元,較上年的7630萬元增長11.53%

除此之外,微盟集團還面臨較嚴峻的財務壓力和流動性危機。

儘管微盟集團表示,公司經營現金流由去年同期的流出約5.96億元大幅改善至流出約3.32億元,已連續三年大幅收窄。但截至2024年末,微盟集團資產負債率高達73.96%,較年初上升約十個百分點流動比率自上市以來首次跌破安全值從年初的1.09降至0.98

償債能力方面,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11.94億元,較年初減少了4.73億元,而銀行借款則高達22.23億元,其中20.64億元須於2025年內償還

此外,公司未有遵守若干銀行借款(金額為3.9億元)的財務契約要求。倘借款人行使其權利要求根據相關協議即時償還,未有遵守有關要求可令相關銀行借款以及若干其他短期借款(金額為1億元)即時到期償還。

公司還將質押了賬面淨值為7.29億元的土地使用權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作為1.89億元長期借款的擔保,占期末淨資產的40.21%。

創始人聯合騰訊高位沽貨套現 旗下公司被3·15點名

與業績虧損同步進行的是,微盟集團創始人及大股東騰訊接力減持套現。

圖源:Wind

2024年12月,騰訊旗下微信小店“送禮物”功能上線,刺激微盟集團股價連日走高。19日至30日,公司股價從1.51港元飆升至3.49港元,暴漲了131%

微盟集團董事長孫濤勇、執行董事方桐舒及總裁遊鳳椿三位創始人團隊趁高位連日沽貨,約一個星期時間即減持1.24億股或3.67%,套現逾3.19億港元

出售後,上述三位高管所持股份分別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15%、0.16%及1.26%,這意味著持股比例為8.39%的騰訊成為微盟的第一大股東。

這一情形未能持續一個月,“接力棒”便傳到了騰訊手中。

2025年1月3日和1月6日,騰訊於公開市場出售合計1.84億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從8.39%降至2.94%,套現約6.3億港元。出售後,騰訊間接持有0.99億股公司股份。

雖然微盟集團在公告中聲明,公司和騰訊將繼續保持互惠共贏的商業合作關係,將繼續作為微信小店、小程序和騰訊廣告的服務商,為商家在騰訊生態內提供高質量的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服務,促進商家業務增長。但減持消息披露後,微盟股價應聲大跌,1月10日單日跌幅超40%

禍不單行,就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央視“3·15”晚會上,也出現微盟集團的影子。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操縱騷擾電話亂象,上海銷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點名

據央視財經報導,這一年多來,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自己的營銷電話,市場上俗稱“電銷”。這些外呼公司打著“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甚至還宣稱可以通過AI智能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

圖源:

微盟集團官網

上海銷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其為微盟集團孵化的數字化銷售解決方案提供商。另據天眼查顯示,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34.7955%,已登記銷氪AI外呼線路調度平台、銷氪AI外呼話術可視化平台等多款軟件著作權,微盟集團在其官網中也將銷氪列入了業務體系。

據澎湃新聞報導,在3月15日晚間,上海寶山區市場監管部門已對上海銷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核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第(一)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外呼公司通過定期更換號碼、內部申訴處理投訴、與運營商保持特殊關係等手段逃避處罰。每條線路年使用成本約1萬元,配合偷取用戶信息的獲客軟件,形成了完整的違法產業鏈

G信部於3·15當晚,第一時間“責令基礎電信運營商立即關停涉事線路、對涉個人數據信息有關情況進行核查,督促互聯網平台企業全面清理違法智能外呼軟件銷售推廣信息”。

3月16日,上海銷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針對媒體315報導問題,公司高度重視,即日起對所有智能外呼相關業務開展全面的自查自糾工作,直至相關業務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微盟集團則回應媒體稱,“關注到相關報導,已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調查組,緊急聯繫銷氪業務負責人與代理商,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公司正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後續將及時向公眾通報整改進展”。

3·15曝光事件後不久,微盟集團隨即發佈2024年財報,並提出了四大業務展望:(1)多維度服務微信小店,長耕微信電商生態;(2)聚焦電商零售,推進AI Agent應用落地;(3)多場景深度運營,賦能實體零售數字化;(4)產品驅動增長模式試水北美,尋求海外市場機遇。

但資本市場對公司畫出的“大餅”反應冷淡,3月24日,微盟集團股價大跌10.87%,25日續跌,截至昨日收盤跌幅超6%。

5年虧損62億,重要股東接連出逃,子公司涉嫌違法正被調查,微盟集團還能挽回投資者的信任嗎?

封面圖片來源:微盟集團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