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孫蔚:創新與AI助力 醫藥行業邁向新階段

近年來醫藥板塊表現持續波動,2025年有望迎來轉機。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孫蔚指出,政策支持、創新驅動疊加需求共振,醫藥行業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隨著創新藥及其產業鏈在全球話語權的提升和AI 技術帶來的變革,行業發展擁有無限可能。

孫蔚
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經理
華商基金孫蔚認為“創新無疑是醫藥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自2018年醫保局成立以來,創新藥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路徑逐漸清晰。國家醫保數據顯示,2024年統籌基金支出同比增長8.08%,創新藥成為醫保增量的核心受益領域。在醫保目錄淨增的624個品種中,談判新增占比超70%。2024年7月,《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出台,明確2025年將細化創新藥定價與支付政策,賦予企業更大市場自由度。同時,商業保險對創新藥械的支付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將成為高價值創新產品的重要支付方。
華商基金孫蔚表示,創新藥目錄落地,研發支持政策加碼,從鼓勵研發轉向系統性扶持,為創新藥提供市場準入、定價和醫保報銷等配套支持,加速國產創新藥從實驗室到臨床的轉化。加上IPO第五套規則的逐步恢復,有利於打通醫療領域一二市場的聯動,利好創新藥整體的行業景氣度。因此,她看好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發藥企,能夠持續證明其競爭力,同時看好CRO公司的底部反轉。
在 AI 醫療領域,孫蔚同樣充滿信心。她指出,AI 醫療是產業上的重要趨勢,中國擁有龐大且未被充分滿足的醫療需求以及優質的醫療數據,AI 醫療應用有望在2025年全面加速。2025年2月,隨著“睿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發佈,兒科、心血管等專科AI模型密集面世。在診斷環節,AI輔助診斷被納入國家醫保的價格指南,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還有康複性的項目中可以去使用AI輔助診斷的一些服務,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和準確率;在病例撰寫方面,AI也能極大地減輕醫生的工作負荷;在醫學影像讀片上,大模型介入後診斷準確率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華商基金孫蔚指出,在消費醫療領域,也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利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並強調擴大內需與優化消費環境,消費醫療領域中,她更看好新消費和銀髮經濟。
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四季報顯示,該基金在醫藥和消費的倉位比較均衡,並且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港股。在醫藥板塊,基金的持倉集中在有成長性的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司;在消費板塊,基金主要精選業績好的新消費公司。投資者可以關注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分享醫藥+新消費利好政策及產業紅利帶來的投資機遇。

數據說明:市場數據來自萬得信息。上述基金投資方向整理自基金法律文件,更多內容詳見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