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基金:關稅大幅衝擊,創業板50指數上週跌8%
上週(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11日)A股市場整體表現呈現下跌趨勢:上證綜指跌3.1%,深證成指跌5.1%,創業板50指數跌8.0%。交易面,A股市場上週日均成交額在1.6萬億元左右,較前一週的1.1萬億元大幅提升,顯示出市場交易活躍度增強。
行業方面,上週A股市場申萬31個一級行業有4個行業收漲。漲幅靠前是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板塊,主要邏輯是貿易摩擦升級背景下,農業、食品等板塊受影響較小,出現類防禦屬性的特徵。4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強調要緊緊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短板,高水平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我國糧食自主可控預期強化。回調程度較大的為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汽車等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以及受風險偏好降低、情緒面影響較大的科技板塊。
近期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工業需求仍待提振,3月PPI同比降2.5%,CPI同比微降0.1%,但消費市場呈現結構性亮點,一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升至2020年以來最高值89.5,顯示政策支持下微觀主體活力回升。財政政策持續加碼,國家開發銀行一季度新增貸款1850億元重點投向重大項目和新質生產力領域,財政赤字、專項債等工具儲備充足。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降準降息空間仍存,外彙儲備穩定在3.24萬億美元,人民幣彙率彈性增強為應對衝擊提供緩衝。
產業政策聚焦內需提振與產業鏈升級,統一大市場建設加速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家電銷售超1200億元,服務消費同比增長5.3%,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戰略產業獲資本市場重點支持。
面對外部挑戰,中國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對美加征關稅,實施稀土出口管製,推動中歐電動汽車談判,同時通過擴大內需、深化區域合作對衝貿易風險。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全球供應鏈動盪,推高其自身通脹壓力並加劇經濟滯脹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示全球貿易或萎縮1%,但中國憑藉完備產業鏈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財政貨幣協同、消費挖潛及高水平開放,為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
創業板為主要“三創(創新、創造、創意)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直接融資平台。權重行業方面,創業板50指數聚焦新能源+信息技術+金融科技+醫藥四大新質生產力賽道,科技成長屬性純粹。
創業板50ETF(159949):彙聚創業板優勢領域的成長白馬,聚焦於科技成長屬性的龍頭企業。前期經曆較深幅度的調整,當前估值27.24倍,來到近十年10.54%分位(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4.11)。
創業板50指數(399673.SZ)權重行業觀察
電力設備新能源
新能源行業近期呈現多領域協同發展態勢,政策引導與技術突破成為核心驅動力。安徽省提出優化光儲產業政策,推動光伏應用場景多元化並加速光儲協同與源網荷儲一體化佈局;全球儲能電芯市場供需格局反轉,頭部廠商產能滿載,政策驅動與新興市場需求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週期。光伏產業鏈因政策刺激需求增長,組件供應趨緊帶動產業鏈價格預期上行,磷酸鐵鋰電池全球裝機份額首次超過三元電池,顯示技術路線結構性變化。儲能領域技術突破顯著,新型介電材料能量密度提升數十至數百倍,固態電池研發加速推進,產業化進程與多場景應用拓展同步進行。核電技術標準化進程加快,抽水蓄能項目密集獲批,行業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政策層面,工信部強化鋰電池行業規範管理,推動技術創新與生態體系建設,國際能源署預測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激增凸顯新能源基礎設施重要性。整體來看,行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術創新迭代加速,供需結構優化帶動景氣度上行,各細分領域呈現協同發展與進口替代趨勢。
醫藥生物
近期醫藥生物行業熱點聚焦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及國際貿易動態,政策層面北京和深圳出台措施推動創新藥械研發與生產,支持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和生物製造的應用,探索跨境委託生產試點;技術方面國內首個基因療法獲批用於血友病治療,多款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獲批臨床試驗或上市,包括雙抗、ADC、JAK抑製劑等管線進展,AI醫療受FDA調整試驗政策刺激活躍;市場景氣度提升,血製品、疫苗、中藥板塊表現突出,部分企業產品進入國際採購清單,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4200億元;國際貿易受美國計劃加征藥品關稅影響引發板塊波動,但多數企業評估影響有限,維生素、輔酶Q10等產品在豁免清單,部分廠商通過海外佈局對衝風險,行業整體呈現創新驅動與政策紅利共振態勢。
電子
電子行業近期呈現多領域技術突破與市場增長態勢。技術突破方面,新型介電儲能材料能量密度達商用產品數十至數百倍,高精度量子糾纏光學濾波器問世,推動量子計算架構發展;三星啟動1nm工藝研發,預計2029年量產,存儲芯片領域HBM3E產品進入認證測試階段,良率提升至80%。
行業政策層面,汽車芯片認證標準獲批,填補國內空白,工信部推動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市場方面,電芯供需轉向結構性緊缺,儲能行業迎反轉週期,光伏組件需求預期帶動產業鏈價格上行;半導體板塊景氣度回升,科創相關指數大漲,芯片股集體拉升,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最大漲幅。國際貿易方面,關稅政策對部分企業供應鏈影響有限,存儲備貨需求轉淡,終端售價或面臨調漲壓力,中國模擬芯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庫存週期底部特徵顯現。(註:上述提及個股僅作示例,不作為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以上僅為標的指數當前成份股分佈的客觀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收益的保證。指數公司後續可能對指數編製方案進行調整,指數成份股的構成和權重可能會動態變化,請關注部分指數成份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產品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需謹慎,詳情請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