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十日,再聊聊黃金的配置價值

4月15日,現貨黃金盤中突破3230美元/盎司關口,年內漲幅已達23%,接近24年全年漲幅。而就在10天前,美國政府“對等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巨震,避險情緒急劇升溫。

關稅衝擊下,短短十日內,黃金走出了“下跌-觸底-拉升”的V型走勢,並連續刷新多個高點。

華爾街大行也掀起了黃金唱多潮,多家機構紛紛上調金價預期。瑞銀表示將金價預測上調至3500美元/盎司;高盛報告顯示將2025年底金價的預測上調至3700美元/盎司,並表示極端情況下黃金可能觸及4500美元/盎司;摩根大通也表示金價4000美元或“比預期來的更快”。

後續金價演繹,能否還有所期待?

面對不斷新高的黃金,不少投資者會有疑問:當刷新曆史成為常態,一路飆升的黃金“天花板”究竟在哪裡?後續金價的演繹還有多少空間?其實,隨著世界環境不確定性的提升及美元信用的走弱,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經典之選,中長期來看仍具備配置價值。

一方面,黃金“拉升”反映的是美元信用走弱的現實。貨幣超發及財政赤字貨幣化背景下,美元信用體系受到挑戰,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使得黃金有望成為新一輪定價錨。

另一方面,黃金與其他資產類別的低相關性甚至負相關性是全球許多機構投資者在其投資組合中適度配置黃金的原因之一。資產配置中不同資產之間的低相關性是提高夏普比率較好的方式,而過去 10 年黃金與各類資產的相關性均偏低,在組合中增加黃金能夠有效的應對市場波動。

(圖表標題)過去 10 年黃金與其他資產相關係數

此外,全球地緣動盪頻發推動資產儲備多元化,黃金作為安全資產的需求持續提升。由於實物屬性背書,黃金天然不存在交易對手方的違約風險,是全球央行多元化儲備的重要資產。正如橋水基金所言,對黃金的需求,越來越多地作為一些國家的美元替代品。據世界黃金協會,2010 年至今全球央行已連續 15 年對黃金儲備淨增持。長期來看,新興經濟體央行總資產中的黃金儲備提升空間更大,未來央行購金增量或主要源於此。

雖然金價中長期配置價值依然顯著。但從現實維度看,當前金價波動有所放大,觸及曆史高位後金價具有一定的短線回調壓力。後續可持續關注地緣政治形勢、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及全球央行購金情況。

投資黃金,從交易思維向配置思維轉變

如上所述,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經典之選,成為不確定時期許多投資者的優選。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黃金與股票、債券等相關性較低,適合在投資組合里配置,以平滑組合的波動性。

配置一:黃金+股票

從曆史數據看來,在權益資產虧損較大的年份里,黃金能有較好收益來對衝股票的風險。在2005~2024年近20年時間,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在個別年份出現了較大虧損,比如2008、2010、2011、2016、2018、2022、2023年,而在這些年份黃金現貨均有較好的收益表現,除了2008年小幅虧損之外,其他幾年黃金現貨都取得正收益,可以比較好對衝權益資產的下跌風險。

(圖表標題)2008年以來滬深300虧損較大的年份里黃金能有較好收益來對衝

配置二:黃金+債券

黃金和債券的組合有望在一定的市場環境下平衡收益和風險。

例如,在經濟不穩定時,債券的固定收益有望穩定投資組合的回報,而黃金的避險屬性則可能帶來額外的增值。

另外,通過合理配置黃金和債券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投資組合波動的降低,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定性,有望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以投資為目的,黃金基金ETF可能會優於現貨黃金和黃金首飾。因為ETF投資流動性更好,而且價格也更貼近國際金價。

國泰黃金基金ETF(518800)跟蹤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交易的AU9999合約,具有門檻低、免保管、方便買、變現能力強等特點,1手對應1克黃金,免去實物金的保管成本,力求投資體驗更佳。

從數據來看,2024年,AU9999收益率為28.19%,遠高於同期滬深300指數14.81%漲幅;如果拉長週期,從近20年的維度來看,AU9999年化收益率為8.74%,同期滬深300的年化收益率為6.02%,曆史收益更優。

場外投資者可以關注其聯接基金(聯接A000218,聯接C004253,聯接E022502),在外圍環境不確定時擁抱確定性。

最後,大家投資黃金時要注意一定的擇時,結合自己的風險偏好綜合考慮。短期來看,黃金上漲的斜率可能過快,有追高風險,投資需謹慎。

數據來源:Wind。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當前金價短期漲幅過快,請關注回調風險。國泰黃金基金ETF預期風險收益水平與黃金資產相似,不同於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主要通過緊密跟蹤黃金資產的表現,追求跟蹤誤差的最小化。聯接基金主要投資對象為國泰黃金ETF,預期風險收益水平與黃金資產相似,不同於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閱讀本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