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基金配置週報|中央彙金定位平準基金,美國暫停對等關稅
重要信息點評
1、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C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2、2025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7萬億元,同比多增586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67億元,同比多減2490億元;委託貸款增加55億元,同比多增1050億元;信託貸款增加531億元,同比少增145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彙票增加5300億元,同比少增202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5251億元,同比少4729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3.87萬億元,同比多2.5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962億元,同比多199億元。
3、美國3月CPI同比增長2.4%,較上月2.8%水平顯著回落,創半年低位,低於市場預估的2.6%;3月CPI環比意外下降0.1%,大幅低於市場預估(增長0.1%),前值為增長0.2%。CPI數據發佈後,交易員加大了對美聯儲在年底前降息整整一個百分點的押注,市場幾乎完全定價美聯儲6月降息。但有華爾街人士警告稱,如果關稅政策全面實施,美國通脹可能將面臨巨大的上行壓力。
4、美國政府將對數十個國家暫停徵收對等關稅90天,維持最低關稅稅率為10%。交易員大幅削減了此前對美聯儲5月開始降息的押注,認為美國從6月開始降息的可能性比5月大得多,預計到今年年底,美聯儲將總共降息四次。
5、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佈公告稱,智能手機、路由器以及部分電腦和筆記本等產品將不再被納入此前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的125%所謂“對等關稅”範圍內。 根據最新政策,若符合美國《協調關稅稅則》中所列明的分類號碼的產品,將可獲得“對等關稅”豁免,其中包括智能手機、路由器、部分計算機設備及電子零部件等關鍵技術產品。
6、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為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消歐盟於2024年徵收的關稅。歐盟發言人表示,歐盟貿易專員塞夫科維奇在過去24小時內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進行了交談,雙方同意研究設定最低價格。
7、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多數與會者表示通脹可能更加持久;如果通脹上升而增長疲軟,“委員會可能面臨艱難的權衡”;所有與會者認為考慮到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明顯,維持利率不變是適當的。官員預計今年關稅將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幾乎所有與會者認為通脹風險偏向上行,而就業風險則偏向下行。
8、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同意將原定於4月15日針對美國關稅的反製措施暫停90天。她表示,進一步反製措施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如果談判不能令人滿意,將採取反製措施。
9、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稱,自4月12日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規定的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鑒於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10、中央彙金稱將持續加大增持ETF規模和力度,並首次提出類“平準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佈,將通過再貸款向彙金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同時,金融監管總局上調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務院國資委亦表態稱,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另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消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市場影響因素

上週央行OMO投放4742億,同時到期7634億,共計淨回籠2892億。此外,4月MLF到期量為1000億。

生產數據方面,上週高爐開工率繼續上行,同時水泥瀝青開工率回升。

地產數據方面,土拍面積有所下滑背景下溢價率小幅回落,同時商品房成交面積下行,二手房價格走弱,地產數據表現一般。

汽車銷量方面,25年3月汽車批發及零售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8.31%及11.18%,汽車銷量維持較高水平。

進出口數據方面,上週出口運價繼續回升,同時韓國4月前十日出口數據有所回升。

價格數據方面,農產品價格上週回落。其中,蔬菜水果價格下行,同時豬肉價格降至20.84元。纖維方麵價格有所回落。貿易戰加劇帶動價格整體走弱。

PPI影響因素方面,工業品指數上週有所下行,其中煤炭及玻璃價格走平,其餘則有所回落。


期貨價格方面,上週各類期貨價格有所上行,其中石油跌幅最大,黃金漲幅最大。ICE布油收於64.59美元,跌1.51%,COMEX黃金收於3254.9美元,漲7.23%。
上週美元指數下行314.99BP,通脹低於預期疊加貿易戰反複使得美元信用走弱,美元有所下行。在此背景下人民幣上週升值153個基點,日元升值347.90個基點。
市場回顧
一、基金市場

基金申報與發行方面,上週共計申報基金44支,其中普通混合型基金7支,債券類基金(4支)少於股票類基金(32支),FOF基金申報1支。發行一邊,上週基金共計發行204.69億,其中股票型基金髮行規模有所回升。
二、股票市場

A股表現來看,上週主要板塊有所下行,其中科創50跌0.63%,跌幅最小;創業板跌6.73%,跌幅最大。美國繼續上調對華關稅使得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在此背景下A股有所下行。偏股基金指數跌1.44%。

A股各風格指數中,高PB指數跌1.88%,表現最好;小盤指數跌5.10%,表現最差。市場風格大盤成長占優。

行業方面,上週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4個上漲,27個下跌。其中,美國大幅上調關稅背景下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受損更為嚴重,其中電力設備、通信及機械設備分別跌8.09%至6.78%不等,跌幅最大。另一方面,內需板塊及供應鏈安全板塊則相對占優,其中農林牧漁、商貿零售、國防軍工及食品飲料分別漲3.28%至0.20%不等,漲幅最大。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跌8.47%,恒生科技指數跌7.77%。美國對華貿易對抗升級背景下港股表現較差。

美股方面,上週大幅回升,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漲7.29%,表現最好;小盤600漲0.76%,表現最差。美國貿易戰暫緩提升風險偏好,在此背景下美股有所回升。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美國政策再次通過關稅手段進行新一輪貿易戰,全球經濟均會面臨一定影響,關注美國高利率背景下能否實現經濟軟著陸。

其他海外市場方面,台灣市場跌8.31%,表現最差;越南市場漲0.97%,表現最好。發達市場較新興市場表現占優。
二、債券市場

上週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DR007一月均值降至1.86,資金面較此前更為寬鬆。

債券融資方面,上週政府債淨融資額-4205.50億,暫停大額淨發行;企業債淨融資額1099.65億,較此前有所回升。上週債券淨發行量有所下降。



債券市場方面,上週主要債券中,信用債有所下行,其中1YAA+下行9BP,下行幅度最大。同時利率債短端下行大於長端,其中1Y及3Y國債下行9BP,下行幅度最大。美國關稅升級帶動經濟預期走弱,在此背景下債券利率有所下行。往後看,雖然美國關稅政策對國內出口形成一定壓製,但國內財政政策發力也有望帶動經濟企穩回升,後續債市走勢仍取決於國內經濟基本面。

期限利差方面,上週利差大體走闊,30年國債利率降至1.86,大部分券種期限利差維持較低分位數區間。

信用利差方面,上週信用債下行幅度更大使得利差走收窄。曆史來看,部分信用債利差分位數進入偏低區間。

同業存單方面,上週發行利率有所下行,其中發行規模最多的1Y股份銀行下行12BP,為1.77%;1Y國有銀行下行11BP,為1.75%。

美債方面,上週利率大幅上行,其中7Y上行48BP,上行幅度最大;3M上行6BP,上行幅度最小。一方面,美國暫停對等關稅使得衰退預期有所扭轉,同時美國關稅反複使得美元信用受損,資金大幅流出美債市場,在此背景下美債利率大幅上行。同時,隨著關稅政策大面積落地,後續關注國際政治環境擾動下美國經濟能否平穩落地。
資產配置觀點
國內通脹降幅收窄,美國通脹大幅走弱
上週,國內公佈3月通脹及金融數據,其中CPI同比由2月的-0.7%回升至-0.1%,雖然仍在負增長區間但降幅有所收窄。金融數據方面,人民幣貸款新增3.64萬億,高於市場預期的2.93萬億,同時M2同比增長7%,符合市場預期。整體看,我國經濟仍處於築底回升階段。往後看,雖然近期中美貿易摩擦使得市場擔心出口下行導致經濟壓力過大,但中長期維度來看貨幣及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確定性較強,並有望帶動居民信心回升及經濟企穩。不過這一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期間宏觀數據仍會面臨一定波動。海外方面,美國通脹數據大幅走弱,由2月的2.8%下降至2.4%,顯示通脹明顯降溫。後續隨著本輪關稅大幅上調,通脹可能會受到進一步衝擊,不過隨著經濟走弱可能會呈現一定的先升後降,後續關注美國經濟能否平穩落地。降息預期方面,雖然通脹走弱,但貿易戰升級背景下市場降息預期也有所走弱,5月的降息預期由33%降至19%。


股票市場觀點
五年分位數角度,目前A股估值處於偏低水平。
近期萬得全A預測PE14.95倍,處於59%分位水平,股權溢價率3.92%,處於95%分位水平。市場估值分位數位於中性區間。

分行業看,預測PE約四分之一行業高於過去5年估值中位數,PB方面約三分之一行業高於過去5年估值中位數,電子、計算機、軍工估值相對較高。

往後看,隨著市場開始觀測政策落地的實際效果,配置方向上關註:
1、以舊換新、設備更新等政策發力的家電、汽車等內需方向。
2、貿易戰升級利好的自主可控及供應鏈安全方向。
債券市場觀點

中短期看,關稅對國內經濟形成一定壓製,短期內債券利率預計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行,但由於此前市場降息預期較為充分,疊加潛在的財政發力刺激消費等政策,預計債市會出現一定的先下後上。拉長週期來看,雖然對於利率上行的終點判斷難度較大,但不論是居民端風險偏好下行帶來的配置壓力還是政府加杠杆需要的貨幣政策支持都會帶動利率趨勢性下行,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可以逢低進行加倉,尤其關注長端利率、信用債、轉債等波動率更高的品種。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材料中的觀點、分析僅代表公司研究團隊觀點,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達的意見並不構成實際投資結果,也不構成任何對投資人的投資建議和擔保。任何媒體、網站、個人未經本公司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