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受挫的一道新能,終於等來了“白衣騎士” | 能見派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IPO受挫的光伏新銳企業——一道新能,將被地方國資接盤。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網站日前發佈公示,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衢州工控”)將成為一道新能源實控人。交易完成後,一道新能將成為第二家國資控股的光伏組件全球Top10廠商。
近年來,國資正逐步走向台前,加快進入光伏製造端。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如今借殼曲線上市已經成為最快捷的途徑。衢州工控入主一道新能後不排除帶領其繼續尋求A股上市的可能,甚至有消息稱,“殼”已經準備好了。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光伏行業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還有一些光伏企業深陷財務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有地方國資接盤光伏製造資產的案例。
“白衣騎士”來了
根據公示信息,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衢州工控”)下屬子公司已與北京睿彙海納科技產業基金(有限公司)(“北京睿彙”)簽署協議,衢州工控收購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46%的股份,後擬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取得劉勇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一道新能源的表決權。交易後,衢州工控將持有一道新能源不少於34.05%的表決權,單獨控製一道新能源。
公開信息顯示,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6月,主要經營衢州智造新城內的綜合開發與產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集團下屬70餘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參股子公司。2024年底,集團資產總額1750億元,淨資產677億元,實現營收126億元,信用評級AAA。
從2022年6月成立之初305億元,到2024年底的1750億元,衢州工控的總資產規模實現跳躍式增長。衢州工控負責人表示,“主要受益於產業投資和產城融合兩大業務板塊並行發展,”9個支柱型業務包括城市服務、工業貿易、園區開發、資本投資、能源環保、創新平台、要素保障、公建配套、特許經營等。新能源也是其支柱型業務之一。
衢州工控扮演“白衣騎士”已經不是第一次。2024年7月,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入主老牌房企新湖中寶董事會。之前的新湖中寶已經深陷債務泥沼,實控人黃偉選擇向衢州國資求援。
作為光伏組件環節的後起之秀,一道新能於2023年入圍全球光伏組件出貨Top10,2024年再次上榜,確立了新一線組件廠商市場地位。市場普遍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和央企股東的扶持是分不開的。2021-2023年,三峽集團均是一道新能的最大客戶。招股說明書數據曾顯示,三峽集團在2023年為一道新能貢獻了高達30.69%的銷售額。
值得注意的是,一道新能背負著較高的負債率。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1.47億元、2.03億元和4.60億元。但與同行相比其資產負債率偏高,合併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7.71%、86.54%和86.89%。
去年8月,一道新能IPO進程終止,亟待融資輸血,而三峽系要退出的傳聞四起。此次衢州國資入主,似乎也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
針對這筆併購,衢工集團表示,“作為衢州市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衢工集團始終以推動地方產業升級為己任。此次控股一道新能源,是集團深化新能源賽道佈局、構建‘研發-製造-應用’全鏈條生態的重要舉措。”未來雙方將通過技術、資本與資源的深度協同,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平台,為國家“雙碳”戰略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意在曲線上市?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光伏行業的深入發展,市場格局逐漸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去,民資和國資搞光伏各行其道,民企專攻光伏製造端,央國企專注電站投資開發,或是地方國資參股光伏製造廠商。近年來,國資正逐步走向台前,加快進入光伏製造端。
上述人士表示,衢州工控要控股一道新能,顯然要搞出名堂。衢州工控入股可能會為一道新能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參考捷佳偉創和奧特維對潤陽股份債轉股增資,簽訂A股IPO對賭協議的案例,衢州工控入主一道新能後不排除帶領其繼續尋求A股上市的可能。甚至有消息稱,衢州國資已為一道新能準備了一個“殼”。
2025年2月25日,兩家光伏設備龍頭企業捷佳偉創和奧特維宣佈,將通過債權轉股權(債轉股)的方式對潤陽股份進行增資。增資設置了投資補償或回購條款,潤陽股份及其實際控製人陶龍忠、悅達集團及其控股公司承諾,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IPO上市或併入A股上市公司,否則將按照約定回購投資人所持有的潤陽股份股權。
目前衢州工控手中確實有一家上市公司。公開報導顯示,衢州工業控股集團2024年7月成功實控上市公司新湖中寶,同年9月6日起,新湖中寶(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衢州信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衢州發展”,並於同年12月完成並表,實現衢州市國資控股上市公司“零突破”。衢州發展的前身新湖中寶從房地產起家,現在正在“去地產化”,加大對高科技和先進製造業領域的佈局。
此外,還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轉讓正在進行。今年年初,東峰集團披露稱,公司控股股東香港東風投資已與相關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交易完成後,衢州智尚將直接持有東峰集團20%的股份併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衢州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製人。
分析人士認為,IPO政策縮緊的現實使借殼曲線上市成為最快捷的途徑。先把光伏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再通過定增、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募資,雖少了IPO直接融資的加成,但與IPO審核趨緊、募資規模大幅縮水、排隊遙遙無期相比,不失為快捷上市的良策。典型的例子有國晟能源借殼乾景園林,陽光新能源借殼泰禾智能,正泰電器拆分逆變器、儲能等業務借殼通潤裝備。
可以肯定是,此次交易完成後,一道新能將成為頭頂地方國資光環的電池、組件廠商,也將成為第二家國資控股的全球Top10廠商。
近年來有關國資入主光伏製造端的案例還有多個,包括:全球Top10組件廠商中的英利能源,背後實控人為保定市國資委;中來股份的實控人變更為浙能電力,其大股東為浙江省能源集團,最終實控人為浙江省國資委;建發股份接盤*ST中利後,這家企業實控人已變更為廈門市國資委;鹽城國資江蘇悅達集團對潤陽股份增資10億元成為潤陽單一最大股東。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光伏行業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還有一些光伏企業深陷財務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有地方國資接盤光伏製造資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