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日報: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對整車影響不大,對汽車零部件短期或有明顯提振,可關注汽車ETF

今日大盤低開震盪,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4%報3367.46點,深證成指跌0.07%,創業板指跌0.19%。量能方面,A股全天成交1.12萬億元,較上日小幅縮量。盤面上,汽車、機械等表現亮眼,美容護理、非銀金融、食品飲料回調較多。

黃金今日止跌企穩,黃金基金ETF(518800)漲1.65%。

消息面上,5月1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啟動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五年評估的演講中提到,美國可能正步入“供應衝擊更頻繁、通脹更不穩定的新階段”,強調美聯儲需加強政策透明度。鮑威爾重申維持2%通脹預期的核心地位,可能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對於後續降息的預期,對於金價構成一定利好。

美國最新的通脹數據來看,2025年4月美國通脹數據繼續降溫,4月CPI同比降至2.3%,低於前值及預期的2.4%;4月CPI環比增長0.2%,較前值的-0.1%有所抬升,但低於預期的+0.3%。核心CPI同比+2.8%,持平前值、符合預期;環比+0.2%,高於前值+0.1%,略低於預期+0.3%。

整體看,通脹廣度和通脹粘性均繼續回落,高關稅的影響尚未反映在通脹數據中。美聯儲理事庫格勒12日表示,即使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後,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推高通脹,拖累經濟增長。後續通脹數據仍需進一步觀察。

近期金價高位回調,主因或為避險情緒的回落。貿易衝突方面,5月12日中美各自取消91%關稅的基礎上,美國下調或撤銷對華小額商品關稅,貿易緩和使得風險溢價回落,金價回調。

此外,俄羅斯代表團於5月15日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堡,俄烏會談進展值得關注,地緣政治衝突的平息趨勢可能使得金價進一步承壓,這兩方面因素可能是近期金價回落的原因。中長期“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海外宏觀政策不確定性加劇+ 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對於金價依然構成一定支撐。

長期看,貨幣超發及財政赤字貨幣化背景下,美元信用體系受到挑戰;加上全球地緣動盪頻發推動資產儲備多元化,黃金作為安全資產的需求持續提升。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使得黃金有望成為新一輪定價錨,使得貴金屬有望具備上行動能。

央行購金趨勢仍在持續,5月7日,中國央行公佈最新黃金儲備數據顯示,4月末黃金儲備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是中國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當前海內外金價均大致回落至4月初特朗普關稅政策前的水平,金價回調時或可考慮逢低分批佈局黃金基金ETF(518800)及其聯接基金(聯接A:000218;聯接C:004253)。

汽車板塊今日表現亮眼,汽車ETF(516110)漲1.77%。

內需相關的板塊依舊值得關注。國內經濟數據看,2025年4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 CPI環比為0.1%,好於2-3月的環比負增長,主要受黃金價格上漲、五一假期拉動假期前出行價格、進口減少提振牛肉價格這三因素帶動。但CPI同比連續第三個月為負,同時豬週期持續下行、以舊換新品類價格轉跌,衣著與酒類等商品、教育與家政等服務價格弱於季節性,表明需求依然不足。

同時,受關稅、建築投資不振影響,PPI同比-2.7%,低於前值的-2.5%,同比跌幅進一步走闊; PMI購進與出廠價格走低可能預示PPI環比降幅走擴的風險。當前看,雖然中美關稅談判較大程度上減輕了出口下行風險,但需求不足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本輪宏觀經濟政策擴內需的大方向可能短期不會變化,後續提振內需政策依然值得期待。

汽車板塊基本面數據看,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1.9萬輛和259.0萬輛,環比季節性回落12.87%和11.16%,其中產量當月同比增幅收窄至8.9%,而銷量當月同比增速擴大1.6個百分點至9.8%,三個月滾動同比增幅擴大至17.48%。1-4月份累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7.5萬輛和1006萬輛,同比分別上漲12.9%和10.8%。此前政府“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正在顯現。

後市看,出口方面,整車對美出口依賴偏低,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對整車影響不大,對汽車零部件短期或有明顯提振,3個月內或有一定搶出口。國內方面,內需可能依然是行業回暖的主要驅動力。感興趣的小夥伴可繼續關注汽車ETF(516110)、智能汽車ETF(159889)。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瞭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