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避風港”銀行掉頭向下,倒車接人還是行情結束?
5月16日,銀行股迎來集體調整,截至收盤板塊下跌0.94%,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居跌幅第4位。板塊個股多數下行,四大行一度普跌逾1%。就在兩天前,頻創新高的銀行板塊總市值突破10萬億元大關,創出曆史新高!
ETF方面,A股頂流銀行ETF(512800)單日低開低走,場內價格一度跌逾1%,收跌0.87%。而此前5個交易日,銀行ETF(512800)場內價格每日接力刷新上市最高紀錄。

銀行無疑是近期A股最搶眼的板塊之一,在新高後首次出現明顯回調,是何緣由?盤面上並無明顯利空消息,調整或更傾向於前期積累獲利盤的集中兌現導致。
展望後續,銀行能否延續強勢?關鍵要看本輪行情邏輯是否發生變化。
首先,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高股息資產的配置價值有望繼續演繹。截至5月15日,銀行ETF(512800)跟蹤的中證銀行指數股息率為6.37%,較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表徵的無風險利率(1.69%)超額4.78個百分點。同時,儘管已積累可觀漲幅,板塊估值依然較低,同期中證銀行市淨率僅0.68倍,處於近10年37.65%分位點的低位區間。
其次,《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修訂引導基金配置向基準靠攏,銀行是滬深300、中證800等主要基準的權重板塊,同時是當前明顯的低配方向,資金有望逐步回流。
機構指出,在新的公募基金考核機制下,預計主動基金有望增加銀行持倉,縮小和業績基準的偏離度。當前,主動型公募基金對銀行股配置倉位明顯偏低,增量資金流入銀行股可期,主動型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邊際定價權有望增強,驅動板塊實現超額收益。
此外,作為銀行板塊另一重要的看多力量——險資對銀行股的青睞並未改變。港交所最新信息顯示,平安人壽分別於5月12日、5月9日增持農業銀行H股1.47億股、郵儲銀行H股2329萬股,持股比例分別達到兩家銀行H股股本的10.38%、10.05%,觸發舉牌。今年以來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其中包括5家銀行。
興業證券認為,保險資金有望持續增配銀行:一方面,長端利率中樞下行+存量高收益資產逐步到期,保險公司面臨較大的資產再配置壓力,銀行股高股息+長期穩定的分紅回報對市場資金的吸引力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在新會計準則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險資更傾向於增配FVOCI高股息資產+權益法核算下的長期股權投資,降低利潤波動。
就銀行板塊後市機會,銀行ETF(512800)基金經理胡潔認為,穩增長導向不變,財政政策延續發力,貨幣政策層面更加關注存量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防範化解風險力度不減,有助於改善銀行經營環境,進而對銀行基本面形成支撐。另外,近期4家國有大行超5000億元增資,釋放金融體系穩定信號,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銀行潛在風險的疑慮,提升風險偏好,對股價形成支撐。
順勢而起,攻守兼備!看好銀行板塊配置性價比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銀行ETF(512800)。銀行ETF(512800)及其聯接基金(A類:240019;C類:006697)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銀行,近三成倉位佈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捕捉“高股息”主題機會;約七成倉位聚焦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等高成長性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是跟蹤銀行板塊整體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
風險提示:銀行ETF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3.7.15。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