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傑: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驅動科技驅動未來經濟新圖景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主題為“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討論、公司路演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資產和A股市場投資價值。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趙俊傑在圓桌論壇“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國投資機遇”中發表關於未來3-5年如何識別高潛力科技公司的看法。

趙俊傑表示,在瑞士百達發佈的最新大趨勢的報告中可以看到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是怎麼長遠影響各行各業的。她特別看好四個中國行業的發展,第一個是人工智能供應鏈;第二是半導體本地化;第三是機器人產業;第四是生物科技藥物發現。

她表示,目前在整體人工智能供應鏈上,中國落後美國2年,但DeepSeek的出現帶來重大突破。在這第一年,投資機會主要是在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公司,還有一些數據中心公司。但是她預計長期來看AI將會從基礎設施輻射到最終的應用級別,例如AI眼鏡、AI玩具等等,而中國企業在這些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

對於半導體的本地化,趙俊傑表示非常樂觀,特別是半導體設備公司。對於機器人行業,她表示,亞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很多投資者還沒有充分意識到機器人行業的巨大潛力,就像是十年前的電動汽車行業一樣。她認為,機器人的發展規模未來將會超過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

最後,趙俊傑談了對生物科技的看法。她表示,最近幾年突飛猛進的一個發展是中國主要製藥企業把新藥授權給外資企業,2024年中國整體的專利輸出占到了全球專利合同價值的28%。去年的新藥研發管線貢獻量,中國排名第二,緊隨美國之後。這並不是一個偶然,而是得益於中國多年投入到這些領域的工程師、人才的培育以及中國政府在生物製藥創新方面的巨大投入。醫療行業現在越來越重要,醫療保健的支出占到全球GDP的10%-20%,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財富積累,對新療法的需求只會增加,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術都可以發揮作用。她表示,目前我們處於醫療創新的黃金時代,而生物科技將處於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