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興誠混合A近三年跑輸業績基準56% 鄭澄然面臨降薪壓力

文/新浪財經上海站 陳秀穎

證監會近期發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首次明確對基金經理實施績效薪酬與長期業績掛鉤的獎懲機制。

根據《方案》,若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三年以上業績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其績效薪酬需大幅下調;反之,若業績顯著跑贏基準,則可適度提高薪酬。

廣發興誠混合A業績表現長期低迷,跑輸基準

據Choice數據統計,規模大於10億且成立超過三年的基金中,近三年累計收益率低於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0%的共計356只,265位基金經理,61家基金公司。

廣發興誠混合A(代碼:011121)成立於2021年1月6日,是一隻高風險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2025年5月20日,基金規模為12.62億元,單位淨值0.4077元,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18.49%,近三年虧損51.12%,大幅跑輸基準(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人民幣計價的恒生指數收益率×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56.14%。

(數據時間:2025年5月20日,下同)

基金經理鄭澄然從業5年,目前管理總規模57.59億元,任職該基金期間(4年又136天)回報為-59.05%。

此基金總規模從2021年巔峰期的48.63億元縮水至當前12.62億元。

其管理的廣發鑫享混合A(002132)同樣表現慘淡,近三年虧損35.67%,跑輸基準42.17%。

持倉數據顯示,該基金持續超配光伏產業鏈,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長期維持在70%以上。截至2025年一季報,陽光電源(8.38%)、橫店東磁(8.02%)、藥明合聯(7.32%)等光伏龍頭企業佔據主導。(數據來源:2025年一季報)

該基金長期表現堪憂,近三年虧損51.12%、最大回撤達-32.62%,遠超同類平均水平。

近幾年,廣發興誠混合A的規模在不斷下降,但依舊保持在10億以上的規模。

在2024年年報中顯示,持有人戶數持續減少(從2022年中報61665戶降至2024年報45993戶),但戶均持有量卻激增64%(達64040份),顯示大額資金入場。

鄭澄然重倉光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基金的核心持倉長期聚焦新能源賽道,尤其是光伏產業鏈。

截至2025年一季度報告,前十大重倉股中陽光電源(8.38%)、橫店東磁(8.02%)、德業股份(7.32%)、東方電纜(5.50%)等光伏標的合計占比超30%。

鄭澄然近三年來一直在試圖通過調倉緩解虧損壓力:

2023年電力板塊占比高達86%、機械設備占比7%,石油石化占比6%;

2024年中報顯示,增持溫氏股份(+2.50%)、牧原股份(+1.32%)等生豬養殖企業,農林牧漁板塊合計占比達到29%;這一調倉並未對衝新能源板塊的潰敗,反而因豬週期本身受疫情、政策(如環保限產)等因素擾動較大,實際表現不及預期,導致基金業績進一步承壓。

2024年年報中顯示,新增醫藥板塊,藥明康德(+7.50%)、康龍化成(+3.07%),整體醫藥板塊占到了30%的比重,但此持倉組合仍未見效。

2025年一季度新增傳媒板塊的騰訊控股(+5.21%),但今年以來基金依舊虧損6.91%,雖在近一個月實現了盈利4.65%,但依舊反映出短期波動難以修復長期結構性問題。

監管新規下的調薪壓力

鄭澄然的調倉呈現出“廣撒網式自救”特徵:從2023年重倉電力到2024年強攻豬週期、2025年跨界醫療與互聯網,策略頻繁切換卻缺乏主線邏輯,光伏持倉仍占30%以上,形散神不聚的調整未能對衝新能源潰敗壓力。

調倉記錄揭示了更深層困境,在光伏板塊的集中使得無法對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調整。

2025年一季報中鄭澄然最新觀點:

“若產業鏈價格在當前位置能穩住的話,龍頭企業或有較大的股價修復空間。除去本基金配置較多的光儲細分方向以外,我們新增配置了海上風電板塊,海底電纜行業是新能源中為數不多經曆一輪週期之後,格局仍然在優化,預期未來仍然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的行業。 醫藥板塊在創新藥出海以及醫保政策預期放鬆背景下迎來了較強的反彈。港股部分創新藥龍頭在一個季度內翻倍,一方面市場對有邊際變化的底部資產興趣較大,另一方面對高位的AI、機器人等還是有所擔憂。 回顧過去一季度,大盤指數較為穩定,同時看到行業輪動加快的跡象。對二季度的投資,我們仍然樂觀,積極尋找市場新的變化。”

廣發興誠混合A的案例,揭示了賽道型基金的雙刃劍效應。

當產業週期上行時,重倉策略能創造超額收益;但下行週期中,過高的行業偏離度會放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