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創新科技混合A近三年跑輸業績基準52%,基金經理李元博面臨降薪壓力

文/新浪財經上海站 陳秀穎

證監會近期發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首次明確對基金經理實施績效薪酬與長期業績掛鉤的獎懲機制。

根據《方案》,若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三年以上業績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其績效薪酬需大幅下調;反之,若業績顯著跑贏基準,則可適度提高薪酬。

業績表現長期低迷,跑輸基準

據Choice數據統計,規模大於10億且成立超過三年的基金中,近三年累計收益率低於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0%的共計356只,265位基金經理,61家基金公司。

富國創新科技混合A(代碼:002692)成立於2016年6月16日,是一隻高風險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2025年5月20日,基金規模為22.53億元,單位淨值1.1700元,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1.77%,近三年虧損30.19%,大幅跑輸基準(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6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40%)51.59%。

(數據時間:2025年5月20日,下同)

基金經理李元博從業10.59年,目前管理總規模24.13億元,任職該基金期間(8年又341天)總回報為17.00%。

該基金偏好科技板塊內細分領域切換(如芯片→AI算力),兼顧短期景氣度。超額收益主要源於對電子、計算機行業的長期超配,以及階段性把握電力設備行情;回撤則與軍工等板塊配置偏差相關。

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基金持倉高度集中於電子及科技成長板塊,前十大重倉股占淨值比例達39.89%,其中稅友股份(6.69%)、新易盛(5.78%)、聚辰股份(4.78%)等個股佔據主導地位。

半導體配置比例達47%,計算機與通信板塊合計占比約20%,呈現顯著的科技成長風格。

該基金長期表現低迷,近一年最大回撤達-28.52%,遠超同類平均回撤幅度。近一週虧損1.26%,近一月微漲2.71%,今年以來累計跌幅3.60%。

高集中度持倉疊加行業波動風險,若科技板塊景氣度進一步下行,或重倉個股業績不及預期,可能加劇淨值回撤壓力。

富國創新科技混合A的資產管理規模自2022年起持續下滑,但仍保持在10億元以上。

從2022年-2024年的該基金管理費(註:包括支付銷售機構的客戶維護費、託管費和應支付基金管理人的淨管理費)分別為6769萬元、5163萬元、3477萬元。

芯片之刃的“高光”與“陣痛”

富國創新科技混合A正以“科技集中佈局”的策略引發市場關注

作為一隻股票倉位長期超90%的基金(2025年一季度達94.06%),它的投資策略堪稱激進,將重金押注於電子、計算機、通信三大科技板塊,前十大重倉股於2025年一季度占比為39.89%,持股集中度三年內新低為39.90%,(同類平均45.41%)。

稅友股份(6.69%)、新易盛(5.78%)、聚辰股份(4.78%)等細分領域龍頭撐起了核心持倉,人工智能、半導體、數據服務等風口賽道盡數收入囊中。

然而,這種高集中度的押注如同一把雙刃劍——儘管科技板塊的爆發曾帶來淨值衝高,但今年以來-3.60%的收益率和近三個月12.94%的跌幅,也暴露出行業劇烈波動下的脆弱性。

重倉股中,寒武紀、浪潮信息等個股因技術迭代快、國際競爭激烈而波動劇烈,基金雖多次調整倉位,卻難逃淨值回撤的拖累。

基金經理李元博最新觀點:持續看好人工智能

頻繁調倉是這隻基金的另一個鮮明標籤。2024年更是高達452%的換手率,顯示出基金經理李元博試圖通過主動操作捕捉市場熱點,但這一策略似乎並未轉化為短期業績的改善。

此基金的2025年一季報中基金經理李元博最新觀點:

“基本面上持續看好人工智能的需求,以及所帶動的智能硬件、軟件產品放量。創新藥領域,受益於國內政策的改善,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業在全球的新藥業務拓展放量,創新藥行業基本面有持續向好的趨勢。此外,在工程機械、新能源、大眾消費領域,也有不少基本面有明顯改善的子行業。”

根據2025年一季報披露的信息,基金經理李元博延續了其對科技成長與產業創新的核心關注,以及對創新藥方向的樂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