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新阿爾法收益來源於對AI時代的把控

5月24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5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隆重啟幕。大會彙聚學術界頂尖專家、公私募基金領軍人物、券商領袖及首席經濟學家等業界翹楚,共話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出席會議並作主題演講。

王忠民表示,過去我們看的所有資產都是工業化時代的資產,製造業、基礎設施、“鐵公雞”、電等。農業文明三千年,工業文明來的時候,把過去農業文明縮小到5%以下,工業的GDP的增長占95%。要問今天,當AI時代代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的時候,用1/10的時間把前者資產壓到新資產5%以上的增長,老增長變成5%的壓縮餅乾,儘管絕對額和存量增長,但是份額在增量當中遙遙落後。

如果進入到AI數字化時代,只用工業文明1/10的時間,用30年的時間,把工業文明的GDP、收入、就業崗位壓縮到1/10,我們的基金就是要投資產當中的新資產,這時候發現原來過去瞄準的資產標的在存量化和縮小,而新資產的時代突然形成了,時代進入了AI資產的全面替代。

AI發展對今天的影響,如果剛才的底層資產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們發現資金投資最大的風險是站在過去時代資產基礎之上,投過去資產的標的。然而,你投新資產的這些東西才是時代最大的,如果要建立我們基金的風險分析模型,一定是把原來的工業化的東西建立在你的風險識別當中,而把新的收入的阿爾法的來源建立在對AI時代的把控,是躬身入局投資並且以它的方法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