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設計策劃人Clint Nagata專訪

相約在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採訪 BLINK Design Group創辦人Clint Nagata,他慷慨分享了個人背景、設計理念,並興奮地談及未來展望,我們有幸傾聽他的高瞻遠見。

Clint來自夏威夷,在豪華酒店設計領域擁有多元而豐富的經驗,足跡遍及檀香山、紐波特海灘、倫敦等地。 在職場拼搏多年之後,他邁出一步,在繁華的泰國曼谷成立 BLINK Design Group,公司創立 18年以來一直蓬勃發展。訪問開始,Clint開玩笑說:「很不幸,我只會說英語,會說一些普通話,一些日語,但其他的就不懂了。」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酒廊

Clint是日裔美國人,自小在夏威夷長大,現居於曼谷,多元文化背景影響了他的設計風格,其酒店設計體現文化融和。他沉思片刻後表示:「我認為我對空間的欣賞,以至對度假村的熱愛,來自我長大的地方,因為夏威夷有點像大型度假村,你覺得是嗎?我一直喜歡海灘、戶外活動和大自然。」 他這份熱情可以透過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的室內裝潢體會得到,平靜的色調、迷人的條子圖案,以及鬱鬱蔥蔥的綠色植物,巧妙配搭。 他說:「一切都是為了為客人創造完美的綠洲。」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酒廊

Clint審視全球室內設計項目的運作流程和工作經驗,以至業權結構的差異。 在美國,設計師可選擇的物料有限,必須從產品目錄中選取;在亞洲,設計師可以更佳價格獲得各種各樣的材料。 此外,Clint指出,美國大多數酒店持有人都是具業績目標的公司,而亞洲的酒店持有人通常以家族生意經營。他指出: 「好比這家酒店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我很高興遇上他們一家人——Robert Hong、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 4個孩子。在亞洲,我認識到這個家庭,並與他們一起工作,十分有趣。我很享受我的工作能夠和不同的人或客戶會面。」

談及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的設計主題,Clint分享了關於星耀廊 (Lighthouse Lounge)牆壁設計爭論的趣事​​。 他說:「你看見這些垂直板條嗎?」 他指著酒廊落地窗對面的一堵以木板條併湊的牆壁說: 「這堵牆應該是甚麼樣子,曾經有極大爭論,因它隱藏冷氣裝置,同時涉及私人用餐空間。我們就這堵牆爭論了好幾個月,但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會抬頭看它一眼。我會留意它,因為我記得我們爭論不休,哦,應該是討論,而不是爭論。」他笑著說: 「多數項目往往都是一樣,爭論不休的事最終無人留意,我有很多項目也如此。開幕後,開業了,哦,但我永遠記住不停討論過這問題。」

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酒廊

2017 年,BLINK Design Group 收購了Jaya International Design,這是一家備受推崇的印尼設計公司,由Jaya Ibrahim 創立,他於2015 年辭世。Clint 進行這次收購不僅是商業策略,也是一種情感聯繫。 他深情地回憶著:「Jaya 是我的朋友,我和他成為朋友之前,合作過一些項目,還記得我和他一人起步行去參加會議,一起在香港瑰麗酒店工作,Jaya 就像坐在椅子上一直支持著我。他為人非常謙虛,從來不會問別人『你知道我是誰嗎? 』他謙虛的態度啟發了我,他所做的一切不是因為了出名,而是因為他享受去做。」

The Dharmawangsa Jakarta,由 Jaya International Design 設計。  (照片提供:The Dharmawangsa Jakarta)

問及Jaya 的設計理念會否影響BLINK 的設計方法時,Clint笑著答:「會,Jaya 很堅執,我就有點傻,對同一件事情,我和Jaya會有不同的看法。Jaya 喜歡對稱,他做了甚麼都必須完全對稱。我從 Jaya身上, 學會了欣賞對稱,儘管我認為對稱不是絕對,我更重視平衡。」

BLINK 即將推出的項目——京都六善酒店,預計於今年底開業。 其公司在京都的第一個項目 ,是崇尚日本傳統設計的麓京都酒店,而京都六善酒店則呈現一反傳統的日本外觀,但設計忠於日本精髓。Clint說:「如果你把它們放在一起,你可能無法辨出它們是來自同一家設計公司。我們在同一個地方,從城巿抽取不同元素,創作兩個截然不同的設計,展示公司的創意力量。」

麓京都酒店  (圖片提供: Ben Richards)

麓京都酒店  (圖片提供: Ben Richards)

Clint Nagata 擁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對度假村的熱愛,以及對自然的欣賞,在 BLINK Design Group遍佈世界各地的酒店設計項目中體現,從而流露獨到個性。在他革新而靈活的領導下,BLINK 設計集團在豪華酒店設計領域得以佔一席位,不斷推出令人興奮的新項目。 憑藉他的熱情、奉獻精神和無限創意,Clint 在世上留下一片樂土,讓世界各地的酒店住客也感受得到。

按此閱讀更多設計師和藝術家專訪

立即追蹤 Home Journal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並訂閱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