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照顧】長者起衝突或受認知障礙影響 進行簡單評估可了解患病風險

新聞上不時見到長者發生自殘,甚至與人衝突的報導。很多時長者可能受到認知障礙病徵的影響,例如對環境的認知失真,做出自我傷害的舉動,或者在熟悉的街道上迷路。而這疾病的深層影響,或會令患者情緒變得極不穩定,不只影響到患者本人,更同時對照顧者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認知障礙患者情緒易不穩或出現暴燥

長者若患有認知障礙,他們的情緒會較易不穩定,焦慮、沮喪和易怒可能時常滲透他們的日常生活。若能在初期識別和診斷這些情緒波動,我們可以及時介入治療,進而有效控制病情惡化。因此,更應留心及密切關注自己或身邊親友會否開始出現認知障礙病徵,例如:

  • 記憶力減退
  • 表達能力困難
  • 情緒波動
  • 性格轉變
  • 煩躁和暴力行為

專家:先自行做「腦健康測試」評估更快找出初期認知障礙

那麼,如何確定家人是否有輕度或早期認知障礙呢?醫學科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史曼媚表示,認知障礙症不能靠單一檢查斷症,醫護人員會綜合症狀、血液報告、腦掃描等進行專業分析。臨床上亦會經常用到測試工具有MMSE、AD-8及MoCA(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這些測試需要已受訓的專業人員才能準確地作出評估。

史曼媚博士建議:「有一些簡單的「腦健康測試」可讓家人先自行評估。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臨床教授團隊設計的一套篩查工具,縱使簡單,但敏感度高,能初步評估認知障礙的風險。」

即按進行簡單認知障礙評估:

https://bit.ly/46mrXrf 

健康生活習慣以外更要注重腦部特別營養需要

一旦發現屬高風險人群,甚或確診早期認知障礙後,該如何幫助這些長者呢?史曼媚博士表示,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日常飲食也十分關鍵。有大量研究指「麥得飲食」(MIND Diet) 有助在維護大腦健康,進而減緩認知能力的衰退。

史曼媚博士也指出,腦部需要多種特定的營養素,但僅依靠日常飲食很難攝取到這些營養素的足夠量,特別是考慮到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質量。她分享外國有大型臨床研究結果指出,腦部結構複雜,需要多種營養素才能產生協同作用。例如有研究證實,「Fortasyn Connect 」特定營養組合,包含特定份量的奧米加-3脂肪酸 (DHA 及 EPA)、膽鹼、葉酸、尿苷單磷酸、維他命等重要營養,有效改善記憶力;配合養腦運動及認知訓練,更可延緩認知障礙徵狀。多個研究指出持續攝取以上特定養腦成分,更有效地減慢腦部衰退,高達45%。

適逢9月「認知障礙月」,史曼媚博士再次提醒,認知障礙症是一個會隨時間惡化的疾病,會越來越影響患者及照顧者的日常生活質素。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非常重要,越早開始養腦生活習慣,認知功能的保護和恢復就越有可能,也意味著患者能夠有更多健康、精神的日子,生活質素得以維持,與家人的相處也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1. Soininen, H., et al.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17(1), 29–40.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重獲新生】8歲罕病女童接受母親骨髓及腎臟移植 術後一個月重返校園
【見字站立】26歲設計師上班久坐10小時 腰痛、膝痛被診患上「死臀症」
【及早篩查】「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11月推出 45歲或以上可參與
【泯滅人性】大馬4歲女童溺斃 閉路電視揭26歲繼兄站池邊見死不救
【港大研究】新冠狀動脈造影技術 辨析心臟缺血情況準確度達9成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