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可生物降解≠環保 甚麼是生物可降解塑膠?

本港垃圾徵費將延至8月1日推行,屆時市民需購買指定袋來棄置垃圾。環保署發稿回應垃圾徵費所用膠袋的用料無法降解一說,指該署選擇指定袋的物料時,已考慮到袋的耐用性及環保原則,規定指定袋必須含有至少20%回收膠,以減少原生塑膠的成分。

環保署續指,所有聲稱「可降解」的塑膠均需要特定的環境和溫度才可完全降解,如在紫外線或高溫環境下。但在本港堆填區的無氧環境,並無這些條件,因此塑膠在堆填區需要長時間分解。

據環保機構《食德好 Food Grace》資料指出,可生物降解(又稱可生物分解)的塑膠需要特定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分解,例如溫度要達攝氏60至70度、濕度又要達50至60度的環境下,以及配合微生物才可生物降解。但是香港堆填區的環境不但缺氧,溫度和濕度都達不到特定的要求,假若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被送往堆填區也只會變成垃圾。

「那麽把可生物降解的塑膠放進回收箱就行了?」答案是不能夠。可生物降解塑膠的材質與普通塑膠的不一樣,所以不能與普通塑膠一同回收處理,否則會污柒原本的回收物。雖然可生物降解塑膠的出發點是希望可以降低塑膠對環境帶來的傷害,但是達不到特定要求只會雪上加霜。該機構建議,與其依賴這些新「環保方法」,倒不如減少使用源頭上的塑膠,從源頭減廢會是更好的環保方法。

資料來源:《食德好 Food Grace》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家長注意】兒子做功課教極唔明 37歲母親心口痛入院搶救
【天瑜加油】8歲女童周天瑜醫療事故涉事醫生疑獲晉升 天瑜爸爸:無比荒謬
【#良心僱主】26歲女傭突中風入院 僱主推遲裝修籌$46萬醫療費救人
【仁心仁醫】屯門診所2日藥費$180 街坊感出奇地便宜讚「良心醫生」
【農曆新年】盆菜你吃對了嗎?不同配料會有不同的健康考量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